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节 (第3/3页)
萧岑的一番话竟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只是似乎为时已晚。 江辰扼腕须臾,忙问道:“那五公子可有何良策补救?” “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今日放榜,你是不是应该先问问我考得如何?”萧岑心里嘀咕道,人家四公子临行前还叮嘱说拿了好名次记得写信报喜呢。 江辰讪笑道:“实是多日愁闷无解,一时得提点,急了些——五公子院试考得如何?” 萧岑伸出三根手指:“第三名。”说话间又禁不住叹气,早知道卫启濯那么厉害,就早点去找他了,说不定就让他再多教几日,就能拿个案首回来呢? 江辰略觉意外,以萧岑原本的水准,拿个甲等都困难,这回竟得了第三。他询问萧岑可是方先生近来帮他温书了,萧岑神秘兮兮地笑道:“有人在考前给我恶补要义。” 江辰询问是谁,但萧岑不肯说。江辰又问起他可有什么弥补的好主意,萧岑摊手道:“我也没有法子,江哥哥自己琢磨去。”言罢,欢欢喜喜地往家里跑。 江辰望着萧岑的背影,想起眼前这乱麻一样的事,长叹一息。 萧家三房今年正旦过得十分舒心,萧安万没想到儿子还能得个第三,一时更是感激卫启濯的启沃之恩。 萧岑姐弟的籍贯其实都在顺天府,萧岑在山东这边是寄籍考试,等回头入京之后就可以去考秋闱。但萧安知道儿子火候还差得远,因而除夕那晚围桌吃饭的时候,就敲打萧岑说让他再用功多读几年书,等本事到家了,再去考秋闱。 萧槿低头吃了个饺子。 确实不能让萧岑去考下一次秋闱。下一次顺天府秋闱卫启濯一定会去参加,这俩人凑一起竞争多尴尬,何况她弟弟本身确实火候没到。 过了上元之后,年气渐淡,衙署的运转也开始步入正轨。三月初时,吏部的调令到了,调东昌府知府萧安入都察院任副都御史,秩正三品,克期赴任。 萧槿觉得她父亲的仕途还是很顺的,多少官吏卡在正四品死活上不去,她父亲能在多年外放后高升入京,已经十分难得。 都察院相当于后世的中央纪委兼最高人民检察院,是个好去处,虽然她父亲要去担任的只是二把手,但也称得上权责重大。不过据卫启沨自己说,他在这件事上出了力。 萧安升迁的事尘埃落定之后,同僚故交都来相贺。布政使杨祯也特特赶来道一声恭喜。 杨祯见萧安去年出了幺蛾子今年依旧能升官,觉得他靠山一定很硬,打听之后得知是卫家四公子在其中斡旋,越发觉得萧家不简单。 他上回尽心竭力地趋奉卫承勉,卫承勉可也没对他另眼相待。于是杨祯特地趁着此次机会来跟萧安攀攀交,毕竟朝中有人好做官。 萧安近来酬酢颇多,季氏也不清闲。搬家是个大工程,季氏光是清点行装就用了大半月。 冯氏眼见着三房一家要搬走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萧定在镇抚的位置上卡了好多年,一直都没能往上挪一挪。如今可好,萧安都做上正三品的京官了。 萧枎看着母亲唉声叹气的,在一旁道:“娘羡慕什么,没准儿爹什么时候也能高升呢。” 冯氏气得回头就瞪她一眼:“你以为升官儿跟吃饭喝水一样容易?”又抬手隔空戳她,“你要是有个卫四公子那样的表哥,你爹倒说不得能往上升一升!” 萧枎张了张嘴,不是吧?表哥不如人也要怪她? 萧杫忍不住叹气。说起来卫启濯也只是个半道上冒出来的表哥,没想到还挺照顾萧槿一家的。 萧槿这几日都在收拾自己的东西。她把卫庄送她的那些东西另外装入了一个小箱子里。 在装箱之前,她拿出那三张画像仔细看了看,禁不住再度感慨卫庄画工了得,第一幅画上的她还原度实在高,第二张和第三张上的少女更是娇妩灵动,萧槿决定往后经常将这些画拿出来熏陶一下,提醒自己的脸往后就照着这个趋势长。 萧安手头交接事宜颇多,本是想让妻儿先行赴京的,但思来想去又不放心,于是三房真正动身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份了。 离开聊城那日,四房一家赶去送三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