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节 (第2/3页)
远珊,心跳快得堪比飞机起飞前那一段加速。 他们这次来伦敦,陶惟宁专门和林远珊联系过。如果得知陶禧也在,陶惟宁和丁馥丽想必很快就能知道她跟江浸夜在一起。 林远珊微讶,随后和蔼地笑:“你爸爸还好吧?” 作者有话要说: 夜叔不要脸,哈哈哈~ ☆、40. 陶禧过去只在旧相册里见过陶惟宁的这位师姐, 并没有留下多少特别的印象,仅仅集体照里众多面庞中的一张。 却听爸爸无数次地提起。 林远珊第一次去大英博物馆是在八十年代末, 参加业界的一场学术交流会。 她看到博物馆里虽然收藏了海量的中国古画, 但一直由日本修复师主持工作,致使许多画的装裱形式照搬日本, 失去了中国传统的特色。 更令她痛心的是, 一些国内出土的文物,经西方技术人员的修复后, 反而加速了损毁。 于是辗转找到博物馆馆长,提出让她展示中国的古书画修复技术。 当时大英博物馆的文保科学研究部正对一幅被火烧坏的古画, 头疼不已。林远珊镇定自若地用排笔蘸取开水, 向古画正面泼洒, 完全洇透纸张后,又吸水拭干。 反复几次,直到胶水与画面分离。 在场观看的所有工作人员都目瞪口呆,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修复方法。 每每讲到这里,陶惟宁就停住, 和陶禧卖起了关子。 眼下见到真人,陶禧难免记起往事,紧张缓和了不少, 笑着说:“他挺好的,这些年也很想念阿姨你……还是应该叫师姑呀?” “哈哈!别叫师姑,就叫阿姨。”林远珊热络地牵起陶禧的手,询问她的近况。 一行人缓步走出机场。 坐在车上, 孟庆依不失时机地向林远珊确认这几天的拍摄日程。出于预算的原因,时间比较赶。 林远珊和陶禧坐在中排,亲亲热热地相互挽着胳膊。 “你们这次出来不是为了玩,去不了什么地方了,不遗憾吧?”林远珊略有惋惜地说。 窗外的天空堆满积云,灰蒙蒙的蓝色,有了落日的征兆。 陶禧不错眼地追着晃过窗外的塔桥,摇头说:“不遗憾,以后还有机会,大不了度蜜月的时候再来。” 前排的江浸夜正仰头喝水,闻声呛了几口。 听到他的动静,陶禧纳闷地瞟去几眼,想起陶惟宁卖的那个关子,趁机问:“林阿姨,所以你是用开水洗画征服英国人的吗?” 追忆过去,林远珊笑了笑:“只是一部分,但我就有机会告诉他们,我们修复一幅书画作品,少说也有二三十道手工工序,洗画只是其中一项。还顺便展示了全色和接笔的技能,因为西方的观点是不赞成接笔。不接笔看似方便,但根本原因是他们做不到。中国修复古画的手艺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所以我就按师傅们传承下来的方法做,英国人很惊奇,也很佩服。” 后排的冷冷换成了专业摄影机,一刻不停地记录车内的谈话。 陶禧想起江浸夜,连忙问林远珊:“林阿姨,小夜叔叔过去来你们这工作,是什么样子?” “他啊,拽拽的……”林远珊想起什么,眯起了眼睛,随后扬声说,“小夜,你大概不记得alan了吧,他心心念念要找你再比试比试,还堵着一口气呢。” “随便。”江浸夜的语气毫无起伏,倒是明明白白地在说不屑。 直到林远珊进入大英博物馆的东方书画修复室,馆内一千多幅中国古画才有了修复展出的机会。二十多年来,她以一人之力修复了三百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