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_第29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9节 (第2/2页)

玉娘乃上任总兵杨泰长女,虽是女子之身,却肖其父,懂武艺,熟兵法,能领兵出征。杨泰患病,无力征战,本该由其子继任总兵之位,但其子羸弱,而杨玉娘行军治兵,号令严明,此次她代领其父的职位,领兵勤王,亲手斩杀卫奴兵数十人,胆魄过人。”

    朱和昶抚掌而笑,“巾帼不让须眉!”

    看向崔南轩,“崔阁老昔年曾高中探花,文采斐然,可否为杨总兵赋诗一首?”

    内官忙捧着纸笔走到崔南轩案前。

    崔南轩思索片刻,提笔一挥而就。

    他写一句,旁边的范维屏就念一句: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最后一句念完,席上众人齐声叫好。

    紧接着,王阁老、姚文达、汪玫、范维屏也各自作诗称赞杨玉娘。

    连白长乐也作了一首,他对儒学研究透彻,诗也写得像模像样。

    朱和昶看过众人的诗,愈加开怀,朗声道:“一个乃治世能臣,一个是勇毅良将,一文一武,均不输于须眉,此乃社稷之福啊!”

    众人笑着应和。

    唯有崔南轩皱了皱眉。

    一文一武,这“武”,自然就是杨玉娘了。

    那”文“,指的是谁?

    很快,其他人也反应过来了。

    众人交换了一个“果然如此”的眼神。

    今天皇上设宴请他们,果然有目的!

    见众人沉默,朱和昶并不着急,拍拍手,命教坊司排演歌舞。

    歌舞助兴,众人暂且不动声色,一边吃酒,一边偷偷观察朱和昶的表情。

    年轻的帝王擎着酒杯,笑看歌舞,似乎刚才那句话只是随口一说的。

    皇上看着温和,实则心里有成算,大臣们已经很难从他的表情猜出他心里在想什么。

    众人心思各异。

    歌舞后,排演百戏杂耍。

    百戏中有一种民间小调,是从南方传过来的,专门讲一些民间流传的传奇故事。

    崔南轩忽然变色,袖子拂过案桌,打翻桌上的酒杯。

    范维屏很少看到他失态,扭头看他一眼,笑着问:“崔大人醉了?”

    崔南轩嘴角紧抿,袖中的手微微发抖。

    民间小调是湖广那边的风格,他们唱的故事他听到开头就能猜出曲目,他们唱的是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杨玉娘,花木兰,一文一武……

    崔南轩双手抖得越来越厉害,平时的冷静淡漠此刻荡然无存,抬起头,双眼赤红,眼光四下里逡巡。

    她一定在这儿!

    ……

    席上众位大臣身居高位,都是聪明人。

    他们也慢慢反应过来。

    王阁老突然想起来,皇上早就知道杨玉娘是谁!

    杨玉娘的父亲患病,她代领父亲职位的时候,杨总兵的部下不肯听命于一个女子,双方起了冲突,闹到朝廷。那时傅云建议考校杨玉娘的兵法和武艺,如果她能胜出,不妨破例一次,结果杨玉娘果然胜出,一众老兵心服口服,此后杨玉娘才能接管军队。

    皇上既然知道杨玉娘,为什么刚才故意装作不知道,要问他?

    这一切,都是为了引出那一句“一文一武”吧?

    朝中还有一位杨玉娘,这个人是谁?

    他们可从没听说哪个地方官是女子担任的啊?

    众人面面相觑,彼此用眼神询问对方。

    所有人都轻轻摇头,他们真的猜不出那个人是谁。

    众人心里浮想联翩,一时之间,脑子里起码闪过七八十个名字,都是偏远地区的地方官。

    台下,开始唱花木兰归家的一场戏。

    众人心痒难耐,恨不能跳起来问皇上那个文臣到底是谁,却得按捺住好奇,老老实实坐着听戏。

    好不容易等花木兰唱完,鼓声想起,那些民间艺人又接着唱杨家将。

    铿锵激昂的曲目一折折唱下去,大臣们也越来越心焦。

    直到下午,日头转到西边,这戏才唱完。

    酒菜早就冷了。

    当然,席上众人根本没心思品尝席间的菜肴。

    看时机差不多了,朱和昶环视一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