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7节 (第3/3页)
没有说错。” 段思廉气得无以复加,指着赵寒烟的鼻尖气骂:“你——” 赵寒烟扬起下巴,坦率地面着段思廉,“再说一遍,我可不曾有哪句话说什么郡主养面首,还请段小王爷不要胡思乱想,自己妄断。回头若因这个误会,造谣出去,上面的人必会不高兴。敢诋毁郡主名声的人,太后娘娘肯定不会放过。” 赵寒烟再一次提醒段思廉,不要到处乱说,“倘若外头有传言不利于平康郡主,我定会如实禀告上方!” 段思廉憋气憋到脸色开始变紫,“分明是你故意巧妙用词说话,令人产生误会,少在这威胁我!姓赵的,你可知你这般对我是大不敬?” “段小王爷,您可知您之前那般乱想对我们郡主是大不敬? 再者说你对郡主有误会对我能有好什么好处?有时候就是人心不正,才会把挺正常的一件事非要想歪。”赵寒烟意有所指,但就是不点名说是谁错。 段思廉气得肚子里闷着熊熊烈火,但他暂时不想争辩了,因为还没有确定这个厨子的身份,如果此人真是平康郡主身边的人,那他还是友好些比较好。 “罢了,此事就是个误会,我们一笑泯恩仇,都不必再提了。”段思廉和善笑一下,“倒和我说说,你到底和平康郡主是什么干系?你怎么会那般了解她?” “我们关系可不一般,你若真知道,只怕会后悔以前那般态度待我。我劝你还是不知道为好。”赵寒烟的番话十足地勾起了段思廉的好奇心。 段思廉请赵寒烟一定要告知。 “尚不能说,总归我这个人你动不了。”赵寒烟表示这是机密,见段思廉还要质问自己,就对他道,“除非你立下字据保证。” 段思廉随即问赵寒烟要什么字据。 “你若是违背诺言,将事情宣扬出去,你登基后就割让大理一半的土地给大宋。”赵寒烟道。 段思廉眼珠子都要瞪掉了,很想让赵寒烟再说一遍,确认自己没有听错。“一半的城池?你好大的胃口!” “不是我胃口大,是你对你自己的这张口没信心。你只要做到不会违背诺言把事情宣扬出去,字据就不会有效。偏你怕了,便说明你一开始就没打算保密,那我为何要说。” 赵寒烟说罢,就和段思廉告辞,直奔尸房去。 段思廉目光紧紧跟随着赵寒烟的背影,咬紧后槽牙,握紧拳头。 姜王集随后听闻,叹道:“这人太过分了!” “你赶紧带人,想办法把那个厨子的身份给我弄清楚。”段思廉道。 姜王集应承。 “属下觉得他那么了解平康郡主,要么是平康郡主的身边人,要么就是平康郡主的家人。”姜王集提出自己的看法。 “刚刚她说我若知道她的身份会惊讶,还动不了他,那必就是平康郡主的家人了。”段思廉眯起眼睛,很厌恶自己刚刚推敲的这个结果,希望不是真的!如此是的话,他之前对人家态度那般恶劣…… 段思廉已经不敢往后想什么结果了。而还有一事令他介怀,就是从赵寒烟嘴里说出的郡主对白玉堂的赞美,听起来郡主很喜欢他,还想方设法让白玉堂教导郡主府侍卫。 郡主和侍卫,这就很危险了,就算俩人现在清白,之后却难讲。那白玉堂在郡主府来去自如,他是亲眼见过的。 把此事禀告给太后?但无凭无据,若惹怒了太后,他就再没有翻身的机会。若有凭据去告发,必然会让大宋皇族丢脸了,郡主也必将受到重罚,而他也会因为看到了皇族的丑事而被忌讳,定娶不成郡主了。 如此总结下来,不管怎么样,即便是平康郡主偷人了,即便此时此刻他捉jian在床,他也不能去告发。为了联姻,他必须忍耐,顾全大局。 …… 赵寒烟总算到了尸房,问张仵作要了以前尸检的记录。 张仵作正拿着一个烧饼就着茶吃,刚好这时有姓卫的衙差来找他,代自己的妻子询问许厨娘的妻子回头去不去庙里上香。 “今天回去我就问问她,得信了再告诉你。” 卫姓衙差应承,又叹:“也不知这去道观里上香能有什么用,日子该穷苦还是穷苦,没半点改变,还白白多花香油钱。。” “可别这么说,有的道长真挺厉害,修道时间久了还真能返老年轻。道观里鹤发童颜的我瞧见的就不下三个了,对,之前我验尸的那个也算上,那可正经是满头白发苍苍,但身子骨却结实又年轻。” “行行行,那就听你,让她们去拜,为了我们长命百岁!”卫姓衙差笑着叹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