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节 (第3/4页)
们村唯一的大学生。” 我伸出手说道:“杨浩,幸会。” 青年说道:“郭怀义。” 这个叫郭怀义的青年此言一出,村里不少上了年纪的人都一片哗然,我注意到身旁的老太爷甚至是刘队长身上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们尴尬地笑着掩饰着自己的慌张。 刘队长看向老太爷像是在询问他的意思,老太爷说道:“小刘啊,咱们陪着领导到村里四处看看,不一会儿就到了午饭时间了,我家里粮仓中间藏了一瓶上好的高粱红,逢年过节都不舍得喝一口,待会去拿来和郭领导喝两盅。” 郭怀义说道:“我自小不胜酒力。” 老太爷说:“这酒不比外面的酒,市面儿上买不来,不醉人。” 郭怀义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老太爷请。” 我跟在后面一言不发,看着郭怀义炯炯有神的眼睛,再看着一些老一辈人眼露出的些许惶恐,突然对这个青年有种似曾相似的感觉,但是我可以确定自己从来都没有见过他。 中午吃饭的时候,村里的生产大队准备了一桌子丰盛的菜,刘队和郭怀义谈笑风生,仿佛很谈得来,后来老太爷的高粱红被拎到桌上,刘队说道:“那先让老太爷陪您讲讲咱们浮屠岭的风土人情,我失陪一下。” 郭怀义温文尔雅地点头,老太爷的手悄悄搭在我的腿上给了我一个手势,示意我出去,我也向青年点头致歉,跟着刘队长出了门。 刘队长到了旁边的一间房,里面有一些音响设施,正是村生产队的广播间,他小声让我进来,然后关上门,从一名青年的手里接过一份文件。 这份文件正是郭怀义下乡考察的红头文件,上面还印着郭怀义的电子头像,文件末尾清晰地盖着省文化办的印章。 “村长是怎么说的?”刘队长问道。 青年说:“村长说是真的,已经打电话核实过了。” “那这就怪了,怎么会有如此相像的一个人,连名字也一模一样。”刘队长说道。 “到底怎么回事啊刘叔?”我问道。 刘队长说道:“这个郭怀义跟1983年年底时咱们明月村死了的一个人长得太像了,那个人也叫郭怀义。” “最关键的是,郭怀义是郭瞎子的儿子!” 第035章 亡者归来 刘队长的话让我心里凉了一大截,怪不得当这个青年出现的时候,村里上了年纪的人都脸色大变。 而我之所以觉得曾经在哪里见过他,就是因为我之前用小周天罗盘看到了过去的影像,记住了那个孩子可怜巴巴的眼神。 眼下这青年的眉眼和我小周天罗盘的影像中看到的只是有几分相似,更多的还是不同,因为这个青年的眼中露出某种说不出的自信和真诚,让人怀疑不起来。 1983年到如今已经三十年有余,78年改革开放之后,全国经济开始逐渐复苏和发展,经过几年努力,各地都呈现经济良好趋势,但是社会治安却一直得不到有效治理和保障,到处都是小混混打架闹事,聚众斗殴。 一些先进的思想流入国内,青年一代倡导自由无束,夜店酒吧满大街都是,那时候全国各地陆续传了很多聚众闹事和抢劫打杀的事件到上面,各地官员也开始反映治安问题,于是一场浩浩荡荡的严打行动悄然降临。 人总是这样,当和平稳定的时候就会放荡不羁、惹是生非,当灾难降临之时才知道什么是可怕,从而有所收敛。 人性永远是需要被压制在一定环境体制强度范围内的,而这个范围的发现和确定需要一个实验的过程,实验过程中就势必会犯一些错误,甚至引发一些无可估量的后果。 83年的严打从上面下了最高命令,每个县城和乡镇都必须要列出死亡名单和重判名单,无数的街头混混被抓入狱,当他们在狱中一边抽烟一边叫嚣着三五天就能出来的时候,根本想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