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5章 罪银 (第2/2页)
。 而坤宁自然而然从修书处调任,成为“密记处”的一员,其余成员则是皇上点了内务府的几名官员。巧合的是这些官员平日与坤宁都颇为交好。表面看似琨宁品级最低,实际具体事宜均有琨宁负责,凡事由他亲自向皇上禀报。 自“议罪银”制度一诞生,银子流水一般进了内务府,元盛帝的荷包瞬间鼓了起来。 有人因此而欢喜,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正大光明的“孝敬”元盛帝,有官员没犯错,先交上三万银两,说待日后有罪再扣。还有的官员因奏折上沾上了点墨汁,便自认有罪,亦交了一万银两。 至于交多少钱,什么时候交,怎么交,所有的秘密都掌握在“密记处”手里,过程的不透明,除了皇上收益外,最大的收益者,便是“密记处”中的人,其中尤以琨宁为首,因为琨宁最懂皇上的心思,该交多少,向他求证或由他经手最为合适。当然没人能落下这经手费。而皇上亦对此默许。吃着了rou的人是皇上,还不允许帮你找rou的人喝点汤吗?琨宁自然亦不亏待“密记处”的其他人,参照内务府潜规则,建立起一套均衡的分肥制度,使得他与内务府的人融成了一块铁板。 每日通过“密记处”流入的银两川流不息,比起修书处的利润来说,是大巫见小巫、九牛一毛。没人再去惦记修书处。利益永远是最牢固的纽带。那个不眠的夜晚,琨宁已经想明白了。 当然事物都有两面,“议罪银”引起直臣们一片哗然。如此不是变相的削弱了对罪臣的惩罚,而进一步助推了贪官污吏大肆的贪腐,给他们提供了保护罩。可是元盛帝的耳朵里已经听不见不想听的东西。 没过几个月,琨宁的家宅开始扩建翻新。有人自告奋勇的替每日忙得不可开交的琨宁采买材料,监管建造,尽心尽力,几近完美。经过二三月,多年的残破不堪的宅子拆掉已重建,神兽镇钉门,悬匾印朱字,外院宽敞大气,夹道花木繁茂,会厅门前一方清池,上架精致石桥,过了大厅是中庭,过了中庭拱门,是内院,有玲珑假山,有九曲回廊,廊下一汪池水,下有红鱼…… 这才是他想要的家,他的宅院。 琨宁携着冯氏漫步在院子中。 “阿宁,我们家忽然这么富庶,真的没什么问题吗?”冯氏说出心中隐隐的担忧。 “无妨,这些都是皇上看我尽心办差,赐给我的。”琨宁微笑着将她的手托在掌心,“难道你不相信夫君我的能耐吗?当初你爷爷将你嫁给我,就是认为有一天我定能一飞冲天,位极人臣。我已经开始飞了,阿婉,你只要全心信任我便是。” “嗯。”冯氏看着琨宁的眼睛,点了点头。 无论外界说他是怎样的人,她只知道他是最体贴、温柔的夫君。如此,便就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