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刻书 (第1/2页)
“我一直觉得文澜阁里的书束之高阁,只对极少数人开放,不能普惠世人,实在是暴殄天物,亦有违作者初衷。若只是经史子集便也罢了,市间多见,理、工、农、医类的书,则大多流传不广,闻者寡矣。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让这些藏书为民间所知。而文澜阁的维护亦需要经费,目前内务府在账面上入不敷出,对修书毫无兴趣。我曾去京城刻坊内探访过,发现只要经营得当,多出善本珍本以及实用书籍,获利颇丰。”吴勉停顿了一下,“况且,我亦有私心,一直有刻书的夙愿。所以我想,不妨成立一间书局或刻坊,以文澜阁内藏书为蓝本,进行刻印,专营善本珍本,面向民众销售。且不说书的内容,光凭文澜阁的名号,必定能打出一片天地,所营收入部分用以维护文澜阁日常,剩下的充入内务府,即皇上私库,岂不一举两得。” 汪岐兰沉思片刻,颔首道:“你说的确是个好主意。只是……” 未等汪岐兰说完,吴勉便接过话去,“只是天家好颜面,这是皇家的藏书楼,亦是天下最尊贵的藏书楼,我所想的相当于间接向民众开放,不知皇上作何感想。况且朝廷一直重农抑商,说到底这是一门生意,我唯恐,不止是皇上,或许朝中大臣、翰林院中人都未必采纳。”不管朝中那些官员骨子里是否爱钱,可以肯定的是,当着人面,尤其是皇上面,可是视钱财如粪土,一股清流之气。吴勉没有丝毫把握,有人会站在他这一边。 对,这就是皇家和朝中官员的顾忌所在,汪岐兰点头,但这件事并不是全无把握。“据我所知,内务府的确连年亏空,即使是皇上,亦有捉襟见肘的时刻。这件事可以做,关键是要给个堂而皇之的理由,让皇家在获利的时候,觉得自己在施恩,名利双收,皆大欢喜,并非不可能,端看怎么做,谁来做。” “兰娘的意思是?”吴勉眼睛一亮。 “吴二哥应该明白,若要做此事,你身边有两个人可以依仗。” “你是说掌院和琨宁?”吴勉其实有想过对二人说,只是总觉得不妥,出于谨慎,尚未开口。 “是,琨宁深谙皇上心思,若真如你信中所说,他将你视为挚友,加上他自己亦能从此事中讨得功劳,那么,他应该知道如何行事,才能帮你把事情达成。只是,他应该明白,如果仅通过他和皇上进言,恐怕会引起朝中不喜他的臣子们的反对,阻力颇大。皇上亦不能为一个新宠的人微言轻的庶吉士,不顾众臣的反对,所以,这个开头必不能由他起。他只能在别人开口后,适时的在皇上面前递言,促成此事。”汪岐兰娓娓道来,“若是由你起,以你目前的身份,估计这事连个水花也没有,若有人对你亲近琨宁不满,趁机进谗言,在皇上面前挑唆你未将皇家尊严放在眼里,或许便如你此前想的,惹得龙颜大怒亦有可能。至于王捷掌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