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事必躬亲 (第2/2页)
后,见诸葛亮还在低头工作,很是专注的样子,丝毫没察觉出来,屋内已经多出了一个人,同时刘轩也未出声提醒,就这么站在门口看着。 良久,还在提笔圈阅公文的诸葛亮,突然吸了吸鼻子,自言自语的道“好香啊。” 随即反应过来,抬头一看,见刘轩正站在门口,微笑着看着自己。 诸葛亮连忙走出桌子,见礼道“微臣迎接来迟,还望轩王见谅。” “呵呵~免了。”刘轩笑着,摆了摆手,走到桌前坐下,看着桌子上铺满的各种公文问“丞相,这些都是长安送来的文件啊?” “是,都是昨晚连夜送来的。”诸葛亮回答。 “丞相府不是有长史么?孔明随寡人出征在外,不用什么是都事必躬亲吧?”刘轩拿起一卷公文,见上面也不是什么大事,出声疑问道。 “回轩王,现在大战将至,后方公事更不能有丝毫差池,所以臣才命人将公文全部送到潼关。由臣亲自批阅。”诸葛亮说。 刘轩坐在椅子上,注视着眼前的诸葛孔明心说“唉~还真是与历史上那个凡事都,亲力亲为的诸葛丞相一模一样啊。” 对于诸葛亮,现代人对他有很多的评价,有人说他是劳苦功高的功臣,有人说他可以位列中国十大名相之一。 也有人说,他这个人根本没什么本事,很多事迹都是假的,都是后人杜撰的。 更有人说,诸葛亮只是一个独揽大权,好大喜功,自私自利的小人,为了自己的野心,反而不顾百姓疾苦,连年征战,耗尽了蜀中国力。 总之是众说纷纭,各家说法不一。 不过,在刘轩看来,不管人们对他有怎样的看法,诸葛亮确实为了心中的信念,活活把自己累死了。 虽然到死也没能完成兴复汉室的愿望,但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却是贯彻了他的一生,他也真真切切的对得起这八个字。 无论是,隆中对,还是出使东吴,再到后来的治理西蜀,南征孟获,北伐中原,诸葛亮对于刘家,乃至大汉所付出的心血,都是有目共睹的。 正所谓。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每当想起这些,刘轩都不禁感叹,既然上天已经给了自己改变历史的机会,让自己来到了三国,那么就应该为这里的人,去多做一些事,不要让这些人再带着遗憾死去。 想到这里,刘轩起身来到诸葛亮身边,轻声问道“丞相,你说一个人的能量有多大?” 后者脊背微微一颤,回答道“因人而异,一个人的能量大小,取决于这个人的天赋,学识,更重要的是,这个人是否有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 刘轩点了点又问“人可战胜岁月否?” 诸葛亮想了想回答“不可,自古生老病死,乃人之道也。” “那我们现在治理的地方有多大,丞相公务可伤身否?”刘轩再问。 “不足两州之地,虽公务繁忙,但微臣足可应付。”诸葛亮再答。 “哈哈哈,如今区区两州之地,尚且如此,那么今后大汉一十三州让丞相治理,相且不分身乏术了?” 见刘轩话中有话,诸葛亮拱手问道“臣愚钝,烦请轩王名言?” 刘轩伸手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意味深长的说“这天下,并非一人之天下,丞相有心将天下治理好,但是也得顾及自己的身体啊,我们想要将地方治理好,不但需要丞相这样的心态,同时更需要向丞相这样的新鲜血液,要多给其他官员一些锻炼的机会,未来的汉家天下,才能长治久安。”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