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节 (第3/4页)
许向华是经历过这些事,知道那平坟,蹲小黑屋,进学习班什么的可绝对不是啥危言耸听,自然不敢心存侥幸,连忙告诫了一番自己关系好的小哥们兄弟。 又专门跑了一趟坡下村,好声好气地对岁数越大,越在乎这些个孝道礼节,神神鬼鬼之事的老丈人,丈母娘好好的劝了又劝,打消了老俩口偷着去烧纸的念头。 果然,和记忆中的一点没错,七日十五这天,公社派人下来突击检查,发现哪家有烧纸,压纸的,一律平坟,并带走了家里的直系子孙进行问讯,确认以后,直接就被定为封建,迷信分子,由民兵押着到公社进学习班,进行思想教育! 一时间,村里的哭闹声,叫骂声,斥责声不绝于耳,可是这些村里妇人撒泼,打滚的招数,对于上面的硬规定,并不会起到啥作用,那怕你祖上再是八辈贫农。 第90章 许向华听着巷外的哭闹声,叹了口气, 这是大趋势, 个人谁也阻当不了。这个不许上坟还只是个小序幕, 真正的大头还在后面呢。 用不了多久,许家庄便会开始轰轰烈烈的“平坟运动”。展开“平坟开荒,向鬼要粮,人换思想地换装”的运动, 除了”烈士陵墓”和”有历史价值或文物价值”的坟墓以外,任你是谁也不可能例外。 现在就先是这样,到了那十年, 这些残留的“有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的”, 又会再新一波运动中, 也不会幸免于难。 其实许家庄这都算晚的了,山外有好多地方从五八年追求“高产卫星”和提倡密植增产时便开始了, 将所有坟墓平掉, 扩大耕地面积。 有后人的,都是将棺木取出来,自己出钱进行深埋。 那些年代久远无主的,便会彻底消灭,尸骨被火化, 甚至抛弃, 石碑用来筑桥,铺路,修猪圈, 棺木用来造房子,搭瓜棚,有的直接造成了板车。 与平坟运动相呼应的便是“有没有鬼神”的论调,几乎是强制着人们不再相信鬼神,转而相信人的力量,辨证唯物主义。 那些个鬼鬼神神的都是落后保守的唯心主义,都是要受到严厉批,判的。 许家庄这一带有好几处古墓,浅山处的基本上在这一场运动中,都被挖了,里面的文物都是以普通金银价格卖到银行作为集体财产的收入并入了村里的帐中,而那些个瓷器瓦罐啥的,则都被丢弃在一边。 几千年的传统,不管好坏几乎在一夜之间完全变了个样,可无论怎么样,日子还是得一天天过过下去,饭得吃,生产队的农活,家里自留的农活,那更是不能耽误。 在这这个令人压抑的日子里,终于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田春生如前世一般考上大学了。 这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刚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农村户口的高中生百分之九十七八都被下放回了农村,有的根红苗正的幸运儿,也被安排了一些工作,像出身稍在些瑕疵的,只能那来的回那去。 田春生这种考上大学的,简直就是凤毛麟角,十里八村里的头一份,正儿八经的山窝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田大柱和张二翠即使日子再难,也是给田春生cao办了一场流水席,坡下村生产队也很是大方的给田家补了一百斤玉米,五十斤麦子,就为贺田春生考上大学。 田春梅和许向华做为jiejie,姐夫,当然也不能小气了不是,田春梅给自己小弟做了两身新衣服,一床新棉彼。 许向华则把田春生叫到一边,拿了二百块钱和一百斤全国粮票给他装上,虽然知道这小子机灵,前世也没出啥事,但心里还是不放心的叮嘱道:“去了大学以后,好好学习,不要搀和政治方面的事情,做人做事低调些,保护好自个。” 田春生点了点头说道:“姐夫,我记下了。不过,这些钱和粮票太多了,我不能全拿了。要不你和我姐,还有明彰他们怎么办啊?”边说着,就要把钱和粮票往出掏。” 许向华忙拦住道:“行啦,我这还有呢,你就别cao心我们了,穷家富路,出门在外身上多备些钱粮,总是没有坏处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