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妻不贤_第10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4节 (第2/2页)

茶壶,慢悠悠沏了两盏茶,将其中一杯推到宜生面前,“尝一尝,昨日刚让人送来的。赣州一个小山上产的茶,名唤翠缕眉。”

    宜生并没什么品茶的心思,但还是低头看去,见那茶叶青翠如缕,舒展似眉,果然不愧翠缕眉之称,未至唇边,便有茶香盈鼻,可见是难得的好茶。

    品着茶,心里的最后那点慌乱也逐渐褪去。

    见宜生的情绪稳定了,沈问秋才继续开口:“其实,我们第一次见面不是你成亲后。”

    宜生微讶,但旋即又了然,原来是早就见过了啊……可是……她拧起眉头,仔细思索,却丝毫想不起曾在哪里见过他。

    沈问秋笑:“不用想了,你想不起来的,因为,说是见面,其实只是我看到你,你却没有看到我。”

    “辛酉年元宵,威远伯府在广济楼前设灯楼,灯楼上设一百八十八道连环灯谜,过了许久却没有一人能全部解出,直到一位蒙面的年轻姑娘出现。连国子监大儒都解不完的连环谜,却没有难住这位姑娘。”沈问秋含笑看着宜生。“你可还记得?”

    宜生哑然失笑。

    原来是那时候啊。

    她当然记得。

    不仅是因为那是她少女时期鲜有的几次在大厅广众下出风头,所以印象格外深刻;更是因为,那也是她和沈承宣的初见,是两人孽缘的开始。

    “原来,那时你也在啊……”她恍然道。

    也是,那是威远伯府的灯楼,沈承宣在那里,年纪相当的沈问秋自然也极有可能在那里。

    “是啊。”沈问秋道,“那时的你……很耀眼,很美,哪怕蒙着面纱,也让人忍不住将目光聚集在你身上。你知道么?开始时我们还打赌,说你这样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娘子,肯定解不出十道就要打退堂鼓了。”

    沈问秋眼中波光潋滟:“可是你却给了所有人惊喜。”

    “你解出最后一道时,所有人都为你欢呼起来,平日里最顽劣最看不起小姑娘的,都对你啧啧称叹。有人当即便打探起来,说这样连国子监大儒都压过的女子,乃是不世出的奇才。”

    宜生被他说地有些不好意思,摇了摇头道:“哪有那么夸张?解谜不过是游戏,善解谜者不一定有大才,有大才者也不一定善解谜。”

    这话倒不是谦虚,而是的的确确的。解谜一要心眼灵活,二来其实也是有技巧的,而技巧通过习练提高。宜生少女时期没什么娱乐,除了读书就是磨练厨艺女红,但她对厨艺女红实在没什么兴趣,学得过得去了便不肯再花时间在上面,空出的时间她多是读书,或者玩谜语,久而久之也就十分擅长了,因而这并不能代表她就比那位没解出全部谜语的国子监大儒有才。

    沈问秋也点头:“你说得对。有时候,任你机智百出,若解谜者和出谜者想不到一处,谜底便久久不可得。”

    “是这样没错。”宜生颔首。

    “所以,你觉不觉得,解谜者解谜,便是一个寻求与出谜者灵犀相通的过程?”沈问秋含笑问她。

    宜生一愣。

    这样说倒也没错。一个谜面往往只对应一个谜底,但其实适合谜面的却往往并非只有一个谜底,只看出谜者选择哪个角度,而解谜者能否也选择这个角度。

    想到这里,宜生又点了点头。

    沈问秋便笑地更灿烂了:“那么,你解出了那出谜人的一百八十八道连环谜,岂不是与出谜人大大的灵犀相通?”

    他笑眼灿灿,仿佛有无数光点落入他眼睛,汇聚成明亮的光芒。

    宜生失笑,可也无法反驳,只得又点了点头。

    沈问秋眼中的光芒便更亮了。

    像是个赢得游戏的孩子,他颇有些得意的宣告道:“——那一百八十八道连环谜,是我出的。”

    说完,双眼便亮晶晶地盯着宜生,似乎等着想看她震惊的模样。

    宜生的确有些震惊。

    她双唇微张,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沈问秋饶有兴致地看着她这难得的模样。她平时总是温柔端庄的,便是生气时,也不会失了风度,更是鲜有小儿女姿态,沈问秋却很喜欢看她这副模样。

    他还记得,初见时她便是这样鲜活的模样,而不是嫁给沈承宣后,日复一日地愈加温柔端庄,也日复一日地愈加沉默。

    可惜,宜生的惊讶并没有维持多久。

    她很快便恢复常态,又思及方才沈问秋那绕着圈儿的一对话,忽然反应过来,凤眼不由一瞪:“刚才你是——”

    “调戏”两字险些脱口而出,意识到后她立刻闭上嘴,换了个词,“——逗我玩儿么?”

    因为气愤,她脸颊薄红,语带嗔怒,狭长明媚的凤眼像是春水洗过的兰芽,明媚而挺秀。

    沈问秋双眼一错不错地看着她这模样。

    宜生很快发现,登时三分薄怒也变作了七分,“腾”地一下起身便要走。

    沈问秋却忽然道:“你知道么?其实,我是很瞧不起承宣的。”

    宜生顿了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