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官路_第22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3节 (第1/3页)

    第二日晌午孟掌柜带人准时送餐,不管是人还是饭菜都干净整齐,饭菜可口,秘制酱菜咸菜也别有风味,其他衙门尝过也纷纷表示好吃方便,越来越多人订百姓餐。孟掌柜少不得加派人手,又高价将邻院也赁下来,扩建雅间和厨房,每天七星灶炭火不断。

    碾子巷小院的装潢清雅素淡,挂满文人墨宝,自然也是林重阳和荆老板指点过的,一下子就抓住了新科进士们的眼球,众人少不得下衙后来这里聚会,虽然没有陪酒歌姬,生意却更加红火。

    百姓餐就这样顺利地推广开来,林重阳几人也一头扎进杂书库房忙得不亦乐乎。

    那老粉刷匠带人将库房仔仔细细处理了一遍,不留一个死角,还在墙角撒了石灰、雄黄等,又在书架上放了香樟木片保护书籍。

    虽然这里干活没赚到钱,可碾子巷百姓餐听说他们给翰林院干活,也请他们去粉刷房子,报酬丰厚。翰林院的两位学士还给他题了匾额,回去请人錾刻匾额挂上,整条街都跟着高端起来,不少人都来打听翰林院如何如何,让他们大大地风光了一把,所以他表示翰林院以后有什么粉刷的活儿,只管交给他们。

    在大部分观政进士们无所事事,只能打打杂喝喝茶的时候,林重阳在翰林院的杂书库房里如鱼得水。

    不但看书、编书,还带着其他人将图书重新分类,又发动了多才多艺的几位写诗作画,然后装裱起来挂在书库里。

    他还把荆老板送的几盆君子兰、兰花等搬来书库窗台上,将原本乏人问津的一个杂书库房打理得生机勃勃,每日里阳光明媚,书香淡淡。

    不只是翰林院其他人觉得好奇每天来瞅瞅,连六部、通政司、大理寺以及其他衙门的官员们也被吸引,得空就来参观新科状元到底在干什么。于是他们除了看到原本灰尘三尺厚的杂书库房变成素雅清新引人流连的书斋以外,还看到了林状元编的书。

    虽然林重阳将那些书分类为数理化、天文、地理等,可在其他人看来不是农书就是手工业匠作书,大部分人并不感兴趣,年长一些的甚至还语重心长地奉劝新状元,“林修撰好文采,可以多写一些考试类要,也要为后来者提供经验。”也比这个不务正业强。

    别人说什么林重阳就听着,对于建议者恭敬而感谢,只是他并不想重复他们那种熬日子的历程,自然也不会按照他们的价值观来安排自己的人生。

    其实这时候林重阳主要在编他的拼音书,宣传语就是《不用先生教你识文断字》《包你三天能读书念报写情书》,他并没有让那些老前辈们知道,免得吓到他们!

    毕竟拼音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启蒙模式,是对传统死记硬背的一种冲击,一定会被老学究们攻击的。

    所以他不得不耍点小花招。

    第166章 掐架

    转眼七月十五, 林重阳休沐, 很难得他要懒床。

    昨夜沈之仪请客, 回来的时候过了宵禁时间。

    原本他是不肯去的,鬼节这种特殊的日子, 加上全城宵禁路上没几个人, 远远的看到一盏白灯笼飘飘忽忽的,很容易让他联想到聊斋的开场画面, 虽然是巡夜打更的火夫却也让人心里瘆得慌。再者每个坊都有栅门拦街锁住, 进进出出实在麻烦, 落更以后林重阳从不出门的。

    这是第一次。

    当然昨夜有锦衣卫杀神相送, 估计就算有鬼也会绕道走。

    更何况请他去喝酒的人是魏十三,并不是沈之仪小厮沈左, 摆明就是沈君澜的意思, 沈君澜不会轻易找他做什么,这事儿就有点微妙,他不得不去。

    他被魏十三送去石碑胡同的一家私房菜馆, 除了沈之仪还有好几个人,都是二十来岁出头的青年官员,见了林重阳十分热情。

    林重阳秉着不多话我就吃吃喝喝的原则,挨个见礼, 然后他们负责说他负责吃。

    那些青年们个个文采斐然,口才绝佳,说起八卦来妙语连珠,林重阳听得也津津有味。

    然后沈君澜就大步流星地走进来, 朝着众人拱拱手说了句客套话。

    林重阳感觉场面静了静,气氛有点尴尬,不过他也不打算做润滑剂,依然埋头吃那些糟鸭掌、鸡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