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节 (第2/3页)
不绝于耳时扑通一声,倒向了石板。 第55章 太后薨逝, 周帝昏厥,坤和宫忙成一团乱。丁嬷嬷忍着泪意小心把幼宁从榻上抱走,太后曾吩咐过莫让她见着自己死状,那就让容姑娘认为太后是去远处休养了吧。 周帝在坤和宫外守了一夜, 燕归相差无几。他将幼宁带进宫后回去处理了些政务,三更又回坤和宫偏殿守到此时,双眼同样未闭。 虽然燕归只是因一夜未睡而眼眶泛红,且面无表情, 丁嬷嬷依旧劝慰道:“太后娘娘去了, 陛下也……太子您可不能倒下, 今后, 周朝就要靠您了。” 燕归颔首,丁嬷嬷又瞧了他一会儿,心中是抑制不住的失望。 太子他……看来真的没有任何伤心的迹象。 太后早对两位嬷嬷说过这些, 丁嬷嬷本不信,直到此时才明了,太子的确与旁人不同。 可她疲惫不堪,已兴不起指责的心思, 罢了罢了,反正是主子的安排,她自有她的道理。 丁嬷嬷身影消失在雕花柱前,燕归转身, 缓缓往东宫走去。 从坤和宫到东宫, 慢步时辰不过两刻。路途宫人稀疏, 长靴在青石板的踢踏声便格外清晰,繁花渐谢,随风入水,清池泛起涟漪,燕归脚步越发缓慢,丁嬷嬷失望中带着奇异的目光不时晃出。 燕归停步道:“我是否该哭?” “……啊?”石喜懵了懵,他还沉浸在太后薨逝的哀痛中,冷不丁被这个问题问倒。 许久,石喜小心翼翼道:“太后娘娘毕竟是殿下您的皇祖母,太后去了,您伤心是理所当然的……但也没人说必须得哭出来才行。” 可是他连伤心的情绪都没有,燕归了解自己,也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正如幼宁会因花开花落而欣喜而失落,他会因她的欣喜而欣喜,却不会对她因此而来的难受和失落感同身受。 这是常人都有的小情绪,为君者若没有从某种程度而言反倒是件好事,因为这注定他能更加理智,绝不会感情用事。 燕归以前没注意过这点,今日却突然觉得,若能尝一尝这百般滋味,似乎也不错。 *** 太后一去,半数欢喜半数忧,就在大臣们各自猜想太子下一步为何时,休朝三日后,太子所提的太后谥号直接让一众大臣跪地。 文康帝!居然直接给一个妇人帝王谥号,这是所有人想都不敢想的,太子居然还要这么做! 况且就算是先帝谥号都没有用“文”这般溢美之词,太后又何德何能得此赞誉。 “殿下慎思!太后娘娘与先皇感情甚笃,皇家玉盘上也是先皇明媒正娶的皇后,代理朝纲不过因先皇之托,虽说太后……治国康平、掌政有道,但殿下此举恐怕非太后所愿啊。” “臣附议——” “臣附议。” ………… 瞬间,朝堂跪倒一片,容侯左瞧右望,最终还是没跪。 燕归静默片刻,忽而道:“可。” 不少人失态望去,惊讶于太子怎么这么好说话,就听他接道:“这么说,诸位大人对太后功绩也赞誉颇多,只不过碍于皇祖母所愿,才拒绝此议。倘若父皇听到这些话,定也十分欣慰,那便来商议一番皇祖母身为一国之母的谥号罢。” …… 等众人半茫然中从金銮殿走出,才意识到他们被太子给算计了。 本来以半数人对太后的痛恨,他们绝不会让太后去得如此风光。身前身后名,有时身后之名反倒更为人所重视,毕竟一个美名可流芳千古,骂名同样能遗臭万年,但凡有点爱面子的人都会在乎。 他们不仅如此想,也做好了在朝堂上和太子、谢氏据理力争的准备。没想到太子要给太后追封帝王谥号的打算直接把他们炸懵,晕晕乎乎间就同意了后面那一串其身为皇后与太后的溢美之词。 回府后不知多少人捶胸顿足,连声哀叹,道太子如此少龄就已擅弄人心,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