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节 (第3/3页)
方郎中,医道造诣当在老朽之上。 “别的且不说,夫人的虚亏之症那样严重,可用了他的养生之法后,在短短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已生机勃发,弥补了大半虚亏,这绝非老朽能做到的。” 凤寥听了许太医的话,心里又激动又失望。激动是因为若若身体好转;失望是因为许太医自承医术不如那个游方郎中,而那个游方郎中断定若若此生子嗣艰难! 他转头看着雍若,不死心地说:“会不会是你记错了?毕竟这么多年了,那时候你又还小……” 雍若心里对许太医和凤寥深深地说了声抱歉。 她摇了摇头,对凤寥说:“这件事事关重大,我已反复回想了多日,可以断定我没有记错,那游方郎中的确对我说过这样的话。王爷,有些事……大约是天意,不是人力可以扭转的。有时候,别抱着不切实际的希望,反而能活得轻松愉快一些……” 她心里有一种闷闷的钝痛,如果不是在这个时代,她是很愿意跟凤寥生一个或几个孩子的。 可在英王府生活的这些日子,让她深深的感觉到,在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权贵之家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都太过复杂,有时候甚至有些残酷,她不愿意自己的孩子生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得不面对那些乱七八糟的家庭和人事关系。 凤寥看着雍若黯然神伤的样子,心里涌起强烈的内疚:自己失望,难道若若不比自己更失望?我何必再纠缠这件事,平白惹得若若心里更加伤心难过? 他暗中打定主意:不再在雍若面前提这件事。至于子嗣问题,还是以后再想吧! “许太医,这件事情烦请你保密,不要对任何人讲!”凤寥叮嘱许太医。 许太医微微叹息一声,笑道:“老朽学艺不精,什么问题也没有诊出来,自然不敢随口乱说。” 许太医有些怅然地走了。 凤寥因为这两天的种种事情,心情很迷乱,想要自己一个人静静,便找了个借口,带着人出府去了。 雍若因为许太医“思虑过重”的诊断,被凤寥禁止再看书写字,便带着花柔一起去沁芳园里散步。 在幽独亭,她再次见到了林侧妃。 林侧妃还是那身清清雅雅的打扮。看到雍若以后,她十分友好地朝雍若笑了笑,点了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然后她一言不发地走到凉亭另一侧,等丫头把一张棉垫垫在木椅上之后,她才轻轻坐下,徐徐吐了一口气。 因为雍若早上没有去寿安堂请安,林侧妃便问候了雍若的身体状况。又看到了雍若身下的棉垫子,她轻轻笑道:“雍夫人比我年轻时更听人劝,将来,定比我更有福气!” 她说这话时,神情语气都是十足的欣慰,并无丝毫嫉妒不平之色。 雍若觉得,这位林侧妃真是一个心思干净、单纯善良的人!她都有一点不忍心说接下来要说的一番话了……可是,为了林侧妃的生命着想,那些话又不得不说。 “林侧妃过奖啦!”雍若含笑说,“我这人别的好处有限,却胜在不固执。别人说的话,我多少都能听进两分,常可有些好处。” 寒暄了几句之后,雍若便对林侧妃说:“这亭子有些小。有我们两个人,再加上我们的丫头,实在是过于热闹了,失了‘幽独’二字的意境。不如让丫头们走远一些,我与林侧妃清清静静地说会儿话,如何?” 林侧妃略微有些诧异,想想雍若之前说的“不固执”三个字,若有所思地说:“雍夫人说得有理。”吩咐手下的丫头们都退下了。 等丫头们都退到了花木之后,雍若又将自己的坐垫搬到了林侧妃身侧,低声对林侧妃说:“我有要紧的话要对侧妃说,但请侧妃不要太失态。” 林侧妃更加诧异了,低声问:“什么要紧的事?” “我幼年之时认得一位游方郎中,听他提过一些医理药理,这阵子又看过几本医书。以我的浅见,侧妃的‘宫寒之症’那样严重,恐怕不是‘凉了身子’四个字可以解释的。” 林侧妃脸色微变,完全无法保持住脸上的微笑,失声问道:“你……你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侧妃的病情这样严重,恐怕是遭人暗算了!给侧妃诊病的太医不足为信。侧妃若相信我的话,便找个机会,寻个与英亲王府无关、医术高明的民间大夫,仔细诊一诊脉。” 林侧妃呆呆的看着雍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