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节 (第5/7页)
煎服,还用晒干的药渣铺床。据说这样子能够让药效充分吸收,事半功倍。可也许是因为师父之前的伤受得太重,恢复的速度却非常缓慢。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大概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而每天晚上晚饭后,秦不空是要关上里屋的门独自练功的,期间干了些什么我就不得而知,偶尔他也会不叫上我,自己偷偷跑到地道里继续想法子破阵。在这段时间里,秦不空给了我一种越战越勇的感觉,一个六旬多的老人,还能如此生龙活虎,也实在不容易。就好像是一个久久未逢敌手的高手,生活无味,突然来了些可以给自己练手的对手一样。所以秦不空大概是我们三个人当中,过得最为充实的一个,因为他和我都清楚,我们每多破一阵,距离最后的真相,也就更近一分。 而在晚上我不能进入里屋的时候,师父就会要我坐在床边。用他念我写的方式,把肚子里的口诀,咒法等等一切都让我记录下来,用他的原话说,因为书写比背诵更加容易加深记忆。我们门派的法门里,有一部分是需要做法事才能够完成。而法事会耗时比较久,且需要准备许多必要的东西,如此一来,在实战当中,就会没有施展机会。而说来奇怪,之后他要我记录的这些,虽然非常繁琐,但是师父却在教完整段之后,会告诉我最核心的部分是什么,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只需要捏个什么样的手印,念出这段咒文里的哪一句即可。如此一来。一些原本我觉得不怎么有用,太过繁琐的法术,此刻竟然再次变得高大上起来。 但是师父依旧没有教我打符之术,我想拿是因为我没有自己要求,他会认为我还没有思考仔细。 反倒是秦不空,平日里和我的交流很少,我指的是在地面上的时候,可每次我们开始真刀真枪的破阵的时候,他却时刻都在提醒我应该怎么做,即便他对于我本家道门的东西并没有那么熟悉,但毕竟是老江湖,看得多了,自然也就经验丰富。以至于到后来的时候,我和他之间竟然渐渐默契了起来。 例如我们需要对方生门里那无穷无尽从四面八方涌入的各种一模一样的鬼魂分身的时候,他会和我完全不需要暗示和提醒地背靠着背,以防住四面八方,而秦不空会自己选择一个单数或者双数,例如他选了双数。那么我就会按照单数递增排列的方式,来除去出现在我面前的鬼魂,而秦不空则是按照双数。所以在最早的时候,听师父说起在生门里遇到的那些鬼魂,我曾将它们想象得坚不可摧,但跟秦不空这么配合之后。竟然发现虽然危险,但实际上还挺适合练习反应速度和临场应变的。 而师父教我的那些新的方法,行里人都知道,就算记了一肚子,没有经过实战cao练,也是没有什么用。只能是实实在在地用过了,将来在遇到同样或者类似的情况似,才能够迅速坐吃反应,将手上自保或是制敌的一招给打出去。 剩下三道门,我们将面临的第一道,叫做伤门。正如字面的含义一样,它意味着会受伤。有血光之灾。在奇门遁甲当中,讲究一个“动应”和“静应”的区别,详解起来可能会比较深奥,简单来说,就是这个伤门和各种属性的门相互结合的时候,容易导致和产生的结果。而所谓的“动”和“静”。则是代表“主”和“客”之意,一个是主动的,一个则是被动的。 而八门之中,只有生门、休门、开门三门为吉,已经抖被我们势如破竹地通过了,剩下的五门却都是凶门,加上伤门在动应和静应的组合下,无一步凶,导致秦不空和我,竟然连续研究了好多天,迟迟不敢贸然动手。 遇到瓶颈,我也正好落个轻松。之前五道门,没破一门,我们就会相应地获得一根金刚橛,和一截干树根,干树根倒容易处理,放火烧掉,就算这个门被破。只是那金刚橛,竟然每一根都不怎么相同。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有的是十字刃,有的却是三角刃,而每一柄的把手上那个佛像。也都不相同。 对此秦不空的解释是,这个八卦密室修建于千年之前,那个时候应当是宋代初期,由于唐代对佛教的弘扬,很多原始佛教里的东西就被带入了汉传佛教里,例如这金刚橛,或是降魔杵。然而宋朝却是一个崇尚道教的时代,所以在这期间涌现的奇人异士,许多都身兼数术,用了原始佛教里的兵器结阵,却用了道教奇门做了加固,就好像在一扇西洋的门上挂了一把东方的锁。门还是门,锁依旧是锁,刚柔并济,才能让这些阵法存在了上千年,都安然无事。 而在遇到瓶颈的那段时间,由于相对比较闲。所以我跟着师父学习的空隙就更多了一些,所以如果说秦不空是最充实的人的话,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