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山空传_第3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节 (第3/6页)

去上工劳动哦,我需要你的帮忙。

    男青年正在刷牙,听我这么一说。于是就放下手中的水杯,擦干嘴问我,我能够帮上你什么忙?我本来就是请你来帮忙的。我说我不是这个村子里的人,我需要你来帮我介绍几个老人,最好是岁数很大,又一直不曾离开过村子的人。我有些话要问他,这里闹鬼的事情我已经基本上清楚了,但有一点不同,先前你和你的室友遇到的送葬队伍,那些也都是鬼魂,不是活人。

    我这么一说男青年就吓到了,他压着嗓子问我,那为什么这么多鬼魂会排着队走,也没有伤害咱们?

    我说,这是一种特例现象,俗称“阴兵借路”。

    第一百一十六章 .阴兵借路

    所谓“借”,是指暂时拿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随后再归还。中国自古有句话,叫做“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这句话是指两个全然不同道的人,各过各的生活,互相不影响。

    人和鬼之间,原本就应当如此,可以共存,但不该互扰。可如果鬼魂出现在人的世界里,其实就叫占了咱们的地方。一群鬼同时出现。并且以明确的目的存在,例如“送葬”,走在咱们的路上,那就是借了咱们的路,随着它们的消失,又还给了咱们。

    而所谓的“阴兵借路”,在玄学界通常理解成两种模式,一种是在古战场上死了很多人,而且这些人死得很突然。于是每隔一段时间,在有规律和必然的节点之下,突然重现人间,而重现人间的方式。大多都是生前最后一刻的状态,例如战争。

    另外一种,一般都发生在大灾难或者瘟疫之后,短时间内死了不少人,这些人想要同时超脱,会扰乱秩序。于是“阴曹地府”就派出阴兵押解,那些押解亡魂的阴兵会排成长队,把那些死后的亡魂好像押犯人一样排队押走。

    这是广为流传的两种方式,而事实上方式却远不止这两样。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跟我遇到的这种非常类似,同样是在短时间内,突然死去了很多人,但是这些人的死,是一种非正常的状态,例如,被鬼害死。人的死亡方式里,被鬼魂害死属于最不好的一类,因为他们死亡的时候,绝大多数都是带着极度的恐惧,而非伤痛或者仇恨。所以这些因为恐惧而死的人,会下意识地躲着那些前来押解的阴间兵将,因为那些阴兵们,某种程度来说,也是鬼魂的一种。

    所以事情就清晰了,苏平贵害死了这个女人,女人就复仇,从而害死了他身边所有的人,以至于苏平贵连下葬这种后事,都需要假借一个不怎么熟悉的人来做。这就意味着,如果我去找一些老人打听,在民国二十八年前后,本地一个姓苏的大家族,是否发生过灭门的惨案,如果有,那九成九就是这次闹鬼的本主了。

    我把这些话解释给男青年听,虽然她一直在嗯嗯地答应着,但我知道,他其实是没听懂的。我也不必在他身上浪费唇舌,就让他带着我去找村子里的老人即可。男青年告诉我,自己插队到这里也没有多长的时间,这些事情都只能问生产队长才知道,他可是本村的老资格。村子里落户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认识的。

    于是我和他一起去了一趟苏家沱的生产队,男青年在挨了一顿批之后,还是打听到了村子里最老资格的一位长者,据说解放前是给地主家放猪的人,那时候岁数还小。军队抓壮丁的时候,他躲在猪圈的草堆底下,才没被抓走。之后就一直留在了村子里,解放之后分了土地,就老老实实做起了农民。

    按照生产队长提供的地址,我们很快就找到了老人的家。老人也姓苏,但是据他自己所说,自己姓什么其实他也不知道,自幼就是个孤儿,是被地主一家人给养大的,虽然社会等级低下,但地主到是也没薄待他。给了他吃穿,还让他帮地主家放猪,于是也就跟着姓苏了。

    我问苏大爷,您知不知道在日本人刚打起来的那几年,村子里曾经有个大户人家,他们家有个人叫做苏平贵的?苏大爷想了想,也许时间太过久远,自己岁数也大了的关系。之后他说还记得,那个苏平贵是另一个苏姓地主的独子,后来老地主死了,儿子就继承了祖业。不过没活多大岁数就死掉了。

    我又问道,那您知道那个苏平贵是怎么死的吗?苏大爷一拍大腿说,全村子上了岁数的人谁不知道啊,那苏平贵就是个小王八蛋,平日里仗势欺人,经常干坏事,他老子留给他的那点祖业,到后面都败得差不多了。村子里老一辈的人都不喜欢这臭小子,这人吧,坏事做多了,早晚都要遭报应的。

    苏大爷凑到我边上轻声跟我说,他们那一家子人,除了那些家丁家仆,没一个好人。老母亲也刁钻,经常会毒打长工,以为自己家有几个臭钱就能比别人高出一等,苏平贵和他老母亲一个德行,长期在村子里横行霸道,不光如此,还霸占别人家的闺女!硬要娶了人家当妾!

    时隔多年,似乎苏大爷提起这件事的时候,还是会有些义愤填膺。想必当年自己也是被欺负过的,难怪这么多年都没忘。苏大爷接着跟我说,后来吧,老天开了眼,他们家所有人,得了麻风病,全都死了个干净。只是可惜了,那些家丁家仆,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跟着这家混账东西一起遭了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