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节 (第4/5页)
、有文人、有革命家、有画家、有书法家、还有音乐家、戏曲家,随便一个人拎出来到大街上去都是有头有脸的名人。其中的共通点便是都好一口吃的,在这么多个名头后,多加了个吃家的身份。 诸位彼此互问近况,有消息灵通的友人都纷纷恭喜于左棠官复原职,甚至更上一层楼。襄城没有什么特别的风土人情,也无出名的文人景点,所以到头来旅途奔波的众人还是约定明日直接去赴吃会。等的就是这一顿了!这群吃货先生们决定今日暂时按捺住自己蠢蠢欲动的胃。 第二天中午,依旧是日头的大太阳,西装革履的先生们乘着黄包车到了这有凤来居,林葳蕤作为吃会的主办人之一,和于左棠一同在门前迎客。依旧是那日伍舜虞他们初次来的群英阁,不过是换了张足够坐得下二十人的桌子。落地等人高的花瓶里装着冰块,散发着冷气和花香。西装打领的先生们仿佛进入了天堂,各自松了一口气,心下好感大增。 有凤来居两栋小楼间有一处空间还挺大的场地,此刻便搭了个临时的戏台子。吴冕一听要给夫人撑场面的,那是不惜工本,怎么花钱怎么来。所以说是临时的,但看上去比人家戏班子的装备还齐整,还从京城千里迢迢请了曾经风头最盛的京剧名伶原小岚,可谓是万事俱备,就等板子一拍,开始唱戏。 于左棠一行人进门后便有一位票友道:“哟!这有凤来居里头竟然有戏班子!” 伍舜虞之前来了还没有这东西,于左棠也是头次见到,那这戏班子便十有八九是为了迎接他们酒楼特意请的,被人如此款待,诸位先生们虚荣心被大大满足,自然是笑容满面,心下得意,待见到林葳蕤时,也是满口赞词。 按道理说林葳蕤在舞文弄墨这方面比不上各位行家该矮人三分,但伍舜虞等人是领教过这位先生的过人之处的,未敢轻慢,且林葳蕤有一手极具个人特色又华美瑰丽的画技拿得出手。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来的吃客们对有凤来居的菜单欣赏了一番,有一位画家朋友惊为天人,又催着人,说想看其他大作。 林葳蕤无法,只得将无事在空间中画的作品拿了出来。这下可了不得,是个人都看得出眼前这幅画的意境悠远所在,那位姓张的画家先生更是神色激动,大肆赞扬这幅春山困景图,只略通书画的旁人也多少了解到林先生的绘画水准之高。林葳蕤倒是没觉得自己有多厉害,充其量不过是占了时代的便宜罢了。 初次见面的人们,气氛意外地融洽,待到入座时,因着又是主人,更是被众人让位在首座。待到饭菜上了桌,一众吃客那才是真正将人夸到了天上。 菜上桌,邴乐白先夹起一片肥厚滴汁的鸭掌放入口中,边吃边回味:“这般饱满无骨的鸭掌必定是填鸭的鸭掌撕去厚皮又抽了主骨附筋的,配上这火腿入味,春笋解腻,在火上蒸透了,嚼来有腴润之感,又有一丝别样风味,别处的鸭掌还真没有有凤来居这一处来的香而不腻!” 林葳蕤见他对吃食有几分见解,倒也愿意为他解惑:“另一番风味是源于鸭掌在上等黄酒中浸泡过半日,直到发涨鼓囊才取出在锅中蒸煮。” 伍舜虞也对这道鸭掌赞不绝口,见此菜盘中春笋切片犹如天梯,便道:“此菜摆盘甚美,尤其春笋添色,我看啊,叫烩鸭掌不足以道其气势,当叫‘天梯鸭掌’!”众人皆称是,林葳蕤也同意。 等上了米饭,于左棠见碗里米粒金灿,散发着花香,不似自己平时在酒楼吃的寻常米饭,便问道这是何物。 潇姑娘在一旁,见状介绍道:“这是本店新品金饭,是宣汉县的桃花米加入紫茎黄花的上品金菊同蒸,又用的是伏仙河源头的甘泉水,是以长食明目又养胃,于先生胃口过好,可多吃一些。” 于左棠抱着笑着同旁人道:“瞧瞧,这伶牙俐齿的丫头,教训人也是有理有据的。这样的招待还真的只有有凤来居才有了。”潇姑娘虽表面大方一笑,但被众人调侃也是有些羞意,林葳蕤见状便让她下去了。 先生们立马笑完,也将注意力都转移到这金饭上了,古来菊都是文人雅士歌颂的高洁之花,最著名的便是归隐山林“采菊东篱下”的陶潜先生。用菊入菜,本身就是一件风雅之事,何况这米饭尝起来比寻常rou菜还香。 此刻桌上还有一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