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魏晋干饭人 第136节 (第2/2页)
豆粥不好吃,磨成粉可以做成豆饼,也可以和麦粉做成馒头,除了主食,还能做菜,反正用处挺多的,明年打算种多少亩豆子?” “旱地基本上都种上吧。” 赵含章就问,“家里有几亩地,有几口人?” 听说他们想要在这里干完整个冬季,等明年开春再回去种地,赵含章表达了认可,“还是要种地,不然粮食从哪儿来呢?” 她问道:“你们那边可好浇灌吗?” “不好啊,和下角村差不多,就一条小河,每年不是涝,就是旱,日子不好过呀。” “正是啊,所以我才要在下角村修建水渠,疏通河道,为的就是让他们来年雨多时田地不再被淹,雨少时能浇灌,再省些力气。” 上角村的村民们羡慕不已,恨不得也变成下角村人。 他们的县君怎么就不是赵女郎呢? 赵含章摸过底,便叫来里长,“村里有多少空置的房子?” 里长一脸懵,“啊?” 赵含章道:“让他们暂时住在空置的房子里,我会让人送些被褥来,从今天开始,他们和下角村的人一起干活儿。” 里长小声道:“县君,虽然水渠不好挖,但我们村的人再挖上一个月也差不多了。” 赵含章瞥了他一眼后道:“他们去疏通河道,你们速度最好快些,若有人偷懒,我可不轻饶。” 赵含章让里长带着人去安排上角村人住下,然后叫来焦大郎,“你们这一里,除了你们里长,还有谁有威望些?” 焦大郎愣了一下后道:“陈大伯,他厚道,大家都愿意听他的。” “也姓陈?”赵含章问:“他和里长什么关系?” “他是里长的堂兄。” 赵含章道:“让他来见我。” 焦大郎心中不解,但还是应了一声,跑去找陈方。 陈方是个中年男子,脸上有些愁苦,赵含章看向他的手,见他的手粗大,手指有些爆裂,裂缝里可见的黑色,脸色便和缓下来,含笑问道:“你叫陈方?” 陈方忐忑的低头应道:“是,小的陈方。” 第227章 新里正 里正也姓陈,他们是一族的。 赵含章没想换一族选里正,提个小姓里正,那简直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因为村民们一定不会听他的。 所以赵含章决定还是从陈姓里找新里正。 北风呼呼的吹,这会儿完全是谁站得高,谁就更冷。 傅庭涵站在赵含章的侧前方,正好挡去一些风,但这么站着也冷,于是赵含章拉着傅庭涵又蹲回了稍稍挡风的田下,还冲正低头恭敬站着的陈方招手,“过来我们说说话。” 陈方犹豫了一下,还是上前拘谨的蹲在一旁。 赵含章问他,“刚才里正找人回来拦着上角村的人,你们怎么不来?” 陈方道:“这么多人够拦了,都来,地里就没人挖沟渠了。” “你觉得应该拦着上角村的人吗?” 陈方迟疑了一下后道:“女郎既然已经留下他们,那自然是不该拦的。” 赵含章笑了笑,问道:“所以你心里其实是赞同陈里正拦住上角村人的?” 陈方顿了一下后道:“这世道艰难,县君心善,之前赈济过我们,现在又以工代赈,各家都可以熬过冬天,但谁也不知明年会是怎么样,自然是想多存些钱和粮食,里正此举也是为了村里好。” 赵含章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并不言语。 陈方心中忐忑,垂下眼眸道:“但以工代赈是衙门的大事,县君在这里,自然该县君做决定。” 赵含章这才满意些,道:“这一次上角村来了八十多个人,看他们的样子,这段时间应该没吃饱过,饿着肚子走了二十多里地,好不容易才到这里,你们却恶言驱赶。你们有没有想过,双方是极易冲突的,一旦冲突,会伤亡多少人?” 陈方悚然一惊。 赵含章道:“作为衙门官吏,一切以百姓安危为主,里正更甚之,做事要稳,为人也要稳。而且,” 她定定的看着对方道:“别忘了你们是谁的里正。” 坐在一旁的傅庭涵扫了陈方一眼,见他一脸憨厚,觉得他领悟不到赵含章的深意,于是接口道:“是下角村村民的里正,也是县君的里正。” 陈方一脸恍然大悟的模样。 傅庭涵:……还真没领悟啊。 他瞥了一眼赵含章。 赵含章:…… 算了,矮子里挑高个,他好歹知道要请问她,而不是跟陈里正一样私自带人去拦。 等到傍晚用过晚食,赵含章便召见了下角村和附近两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小村庄的各户主,直接宣布换里正。 陈里正一脸懵逼,直到众人散去他都没反应过来,见赵含章领着陈方要到一旁议事,他忙追上去,“县君,不知我做错了什么?” 赵含章见不少人都停下脚步竖起耳朵听,她便问道:“今天若不是我留下的人跑去告诉我上角村村民来投靠的事,你是不是不会禀报于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