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0节 (第3/3页)
年记忆,但找回记忆一事并没能让她的精神得到放松,而是充满内疚痛苦—— 伊万丝童年时竟然做了许多错事,并因此失去了那三个最重要的好朋友。 尤其是凯文,她童年时候暗恋的男孩。 但这一切并不是没有改善的方法,伊万丝发现她可以通过阅读日记,潜入童年身体,回到过去改变自己做下的错事。 她希望自己能够重获友谊,甚至是和凯文成为恋人,一起度过幸福生活。 但她回到过去改变的每一件事,都如同那只扇动翅膀的蝴蝶一样,总是事与愿违,现实转变带来意想不到的糟糕结果—— 伊万丝恐吓了凯文的恋童癖父亲,使其再未碰过凯文,却导致他将所有变态倾向加给了小儿子汤米,汤米的虐待狂倾向越发严重,因此进入了监狱。 她和凯文成为了恋人,却杀死了好友汤米酿成惨剧。 解救了差点被虐待狂汤米烧死的小狗,却导致好友唐尼杀死了汤米,被关进精神病院。而凯文在这样的打击下堕落染上毒瘾,并因吸毒过量而亡。 回到过去解除炸弹,自己却被炸成残废失去双臂,而母亲则身患肺癌,生命垂危。 当她再一次回到童年,发现本来可以选择和母亲一起生活的凯文,为了能每天看见伊万丝,监护权上还是选择了变态的恋童癖父亲,而这一次凯文意外被炸弹炸死,而伊万丝住进了疯人院。 每一次回到过去,现实结局只会越来越惨烈,伊万丝越发迷失痛苦,游荡在痛苦边缘趋近崩溃。 至此,伊万丝已经进行了五次时间之旅,虽然剧情复杂,但长达两个月的拍摄过程却称得上顺利。 不过关于结局的选择,主创内部却各执其词。 《蝴蝶效应》一共安排了四个结尾,其中最合两位导演心意的是—— 伊万丝通过家庭录像回到胎儿时代,在母亲的肚子里掐住了脐带,为了所有人能获得幸福结局而杀死了自己。 这个结局堪称石破天惊,震撼程度难以言表,但显然过于惨烈,好莱坞总归还是希望电影结局能温情大众化,更讨普罗大众欢迎,因此,更多人支持另一结局—— 伊万丝回到和凯文第一次相见之时,她直接骂了凯文“你以后要是再来烦我,我就杀了你,还有你全家。” 七岁的小男孩凯文害怕的跑开了,从此与伊万丝再无关联。 而当伊万丝再次醒来,停止了改变过去的时间之旅,将自己的日记全部烧成了灰烬。 初此之外,电影还设定了另外两个结局,伊万丝成年后在街上偶遇凯文,一个结局是两人错身而过,伊万丝转身去追凯文; 另一个则是两人相认,勉强算得上是大团圆合家欢结局。 会议室内,四个不同版本的结局,令《蝴蝶效应》主创争论不休。 两位导演坚持回到胎儿时期抹杀自己的人间惨剧结局。 而焦点影业总裁,《蝴蝶效应》仅次于玛格丽特的另一制片人詹姆斯·沙莫斯,考虑市场反应,则希望采用伊万丝吓跑凯文,放弃爱情但所有人获得幸福生活的结局。 长达三天的商讨会议之后,焦点影业首席执行官玛格丽特,最终拍案决定—— 采取导演埃里克·布雷斯与j·麦凯伊·格鲁伯坚持的首个结局。 玛戈的决定并不只是为了制造一个石破天惊的噱头,而是考虑到电影本身。 《蝴蝶效应》构思极佳,但根据心灵感应时间旅行这种设定,再加上一次次过去与现实的交叉,如果硬要以科学来解释,难免存在破绽,而结尾设定成震撼结局,是真真正正的加分华彩段。 当玛戈结束《蝴蝶效应》的拍摄时,已经是四月下旬,作为第五十七届戛纳影展评委会主席,玛格丽特当即飞往了这个临近地中海的法国南方市镇。 戛纳电影节闭幕式将在电影宫卢米埃尔大厅内,于2004年5月23日下午六点举行,而在这之前的一个月里,评委会成员将为了各大奖项的归属,在会议内各抒己见的吵上几个月。 评委会主席玛格丽特按照戛纳以往的惯例,主持评委会从入围主竞赛的二十部影片中,先选出最有机会赢得五项主要奖项,即金棕榈奖、评审团大奖、导演、最佳男女演员奖项的影片,以此防止重要影片被遗漏。 而阿佳妮最心仪的最佳影片,便是在最后一刻送来参展、王家卫导演四年磨一剑的《2046》,这部电影在场刊中评分均为第一,获得金棕榈奖实至名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