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0节 (第2/2页)
非多令人匪夷所思。 看吴怀这样子,余柏林有些于心不忍。 余柏林看过吴怀文章,又听其诗句,由文观人,觉得此人心中不仅有才气,也有一番气度。且吴怀得中解元之后,他在从县试一路走来的经历也为人所知,其事迹都表明,这是一个持身以正的读书人。 若因自己一时好奇,而让吴怀前程受阻,余柏林觉得内心有愧。 不过余柏林还未开口,曾毓便先道:“你祖父因何事流放?” 吴怀垂首道:“因擅自耽误劳役。” 曾毓道:“你祖父可是名为吴珅?” 吴怀疑惑道:“祖父名讳的确如此。” 曾毓又道:“他人是否还在?” 吴怀道:“祖父三年前已仙逝。” 曾毓叹息:“可惜了。你是由你祖父教养长大?” 吴怀呐呐道:“……是。” 他父亲刚来此地,便水土不服,去世了。之后他母亲也相继离世,是祖父祖母拉扯他长大。 四年前祖母因病去世,不到半年,祖父也忧思成疾跟着去了。家中只留他一人。他一腔诗书,全是祖父教授。 曾毓对余柏林道:“此子不错。” 在明知祖父之罪可能对自己前程有极大影响,且在这么多人面前被逼问,吴怀在提起祖父之时,脸上却是敬重怀念明显大于窘迫之意。可见此子孝心。 余柏林知道这大概有内情,不过这不是询问的时机,便准备私下再问问曾毓。 曾毓已经对余柏林夸赞吴怀,其意就是让余柏林将此事圆过来,别让吴怀因此事影响科举。 若吴怀此事传开,又被误传得罪余柏林,他今后别想在科举上更进一步了。 曾毓会主动示意为吴怀清除障碍,让余柏林更为好奇。 不过即使曾毓不说,余柏林也对自己一时好奇让吴怀陷入如此境地挺愧疚,不会不为其说话。 余柏林和蔼道:“闽地多读书人。怪不得了。” 吴怀心中松了一口气。听两位上官所言,自己身世应该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了。 “学生惭愧。” “你既然来自闽地,听说闽地多海,与北疆贫瘠是否大有不同?”余柏林笑着问道。 吴怀道:“学生在少年便已离开闽地,只记得闽地‘通印子鱼犹带骨,披绵黄雀漫多脂’这一印象了。” 余柏林无语。怎么觉得这个人……有点二?虽然他的意思是让吴怀夸一夸闽地缓和一下现场气氛,但是你只记得吃是怎么回事?资深吃货吗? 第96章 余柏林半晌没想出该怎么接话,总不能说,好啊好啊,等本官有机会就去吃吃看吧? “这里的烤全羊也不错。”曾毓突然道。 余柏林:“……”钟灵兄你画风是不是不太对? 曾毓对着余柏林眨了眨眼睛,余柏林浑身汗毛都立了起来。 都四十来岁的大叔了,别卖萌好不好?你的儒雅名士的风度呢? 吴怀眼睛一亮,面露敬仰神色,看的余柏林再次身体一颤。 对面也不是正常人啊。 余柏林挥挥手,让吴怀坐下。算了,有曾毓实力抢镜,他已经不用再想怎么消除刚才因为一时多嘴,给吴怀带来的不良影响了。眼睛没瞎的都能看得出来,曾毓和吴怀祖父应该有旧。那么吴怀即使是罪臣之后,也对他今后科举和仕途没有影响了。 刘仪也把心重新放了回去。看来他以后还要继续对吴怀更关照一些。 因吴怀的插曲,现场热烈的作诗气氛消散了不少,余柏林也不再重提作诗的事,现场进入互相敬酒的自由环节。 余柏林和曾毓作为上官,自然举子们也会成群结队的来敬酒。敬酒的举子们都是满饮,余柏林和曾毓只需要嘴皮子沾粘酒水即可。所以即使几百人轮流敬酒,两人也没有丝毫醉意。 除了众位举子之外,考官们也在刘仪的带领下与余柏林和曾毓敬酒。 与京城乡试的主考官不同,刘仪等人晋升机会并不多,所以自己底气也要弱上不少,对余柏林和曾毓也更显殷勤。 宴会结束之后,余柏林腹中有些饥饿。 无论哪里的鹿鸣宴,都是清一色的白水煮rou,对养尊处优的余柏林而言,实在是难以入口。在来鹿鸣宴之前,余柏林都是先吃了东西垫了肚子。 不过成年人饿得快,到月朗星稀的时候,他已经有些腹中空空了。 走到门外,余柏林上了马车,看见马车中坐着小憩的人,不由笑道:“既然来了,为何不进去?若是举子们看见你来了,估计会更活跃一些。” 封蔚这才醒过来,揉了揉双眼,打了一个哈欠:“有点累,就在这里睡了一觉等你出来,懒得进去了。” “既然累了,就先回去睡啊。”余柏林道。 封蔚抱着余柏林蹭了蹭,半眯着眼睛继续打瞌睡:“这不是顺路吗,就等着你一起回去呗。饿了,回去吃点什么?” “牛羊rou?还是糕点?或者喝点粥。”余柏林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