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节 (第2/4页)
“你不是石延宝,你怎么会用火炙法替韩重赟疗伤?” “你不是石延宝,你又怎么懂得用盐石水替那个强盗头子清洗肠胃排毒?” “你不是石延宝,为何你始终不敢抬起头看我的眼睛?” 忽然间,一个尖细的女声,击碎了耳畔所有嘈杂。常婉莹的身影忽然在记忆里涌现,成串的泪水,淅淅沥沥,滑过玉石般莹润的面孔, “我——”宁子明身体僵了僵,迅速坐得笔直,两眼圆睁,双眉倒竖如箭。 此次时刻,他已经不似最初在瓦岗白马寺时那样白白胖胖。虽然脸膛看上去依旧稚嫩,虽然眉宇间依旧写满了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困惑,但双目中所映射出来的光芒,却极为明澈。 有些事情,必须有个答案。自己不能糊涂一辈子,也不能让别人跟着稀里糊涂地付出一辈子。 “先皇今年才四十有五,又颇通武艺,三五年内,身子骨不会有任何问题!”宁采臣怕他仓促就做出决定,赶紧压低了声音,快速补充,“而你好不容易才在虎翼军中立住足,又好不容易收拢了一批嫡系弟兄,眼前这功夫,其实不宜……” “二叔,我必须去!”宁子明缓缓站了起来,身体忽然变得非常魁梧,“必须知道我自己是谁。该是我承担的,我必须去承担。而原本不该是我的东西,我,我……” 咬了咬牙,他以前所未有的坚定语气补充,“我即便拿到了,恐怕这辈子也难让自己心安!” 第九章 血与水(二) 如果宁子明年龄再长大十岁,他一定不会如此冲动地就做出决定。如果宁子明已经年过而立,他恐怕会反复权衡利弊,并且迅速给自己找到充足的理由避免塞外之行。 去见石重贵,无论确定了他的前朝皇子身份,还是取得了相反的结果,对他来说,都没有任何好处。而像目前这种不能确定也无法否认的状态,对他来说,反倒是最佳选择。 一个已经失了国的皇帝,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助益,只会拖累他的前程。而即便证实了他自己彻底与前朝皇子石延宝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人,他也不可能再回到从前,再做回当初那个无忧无虑,白白胖胖的小山贼。 他已经走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他所做的任何选择都不再只涉及到自己一个人。只是,只是他此时太年青,根本没有意识到而已! “二叔,我给韩重赟留一封信,你帮我带给他!告诉他,此番我并非有意毁诺,只要没死在塞外,事了之后,我就肯定会再回来向常节度负荆请罪!”仿佛在跟宁采臣解释,又仿佛是在自言自语,眼睛盯着窗口处四方形的天空,宁子明继续低声补充。 “这……”宁采臣本能地想劝阻,可话到了嘴边,却又变成了另外一句,“这样也好。我尽量押送着辎重慢点赶路。等韩重赟见到了你的信之时,再想追赶已经来不及!” “叫他念在兄弟一场的份上不要追。”宁子明咬了咬牙,轻轻摇头,“我肯定会回来,只要没死在塞外。我现在的样子,落到其他节度使手里,下场未必如留在武胜军好!” “嗯!”宁采臣用力点头,然后用极低的声音提议,“你,你其实可以……” 话说到一半儿,他又将其咽回了肚子里边。然后低声叹了口气,开始帮助自己的义子收拾行装。 “不必弄得太麻烦。有三到四天的干粮,几吊铜钱就足够了。我的行装越简单,越不会引人注目!”宁子明与他之间,早就形成了一种默契。快步跟过来,一道开始忙活。 “嗯!”宁采臣又点了下头,打开自己的随身行囊,从里边掏出两枚婴儿拳头大小的金锭,丢进专门给宁子明准备的包裹里头。 他不认为宁子明现在去塞外是个正确选择。然而,他却没有理由出言劝阻。在他读过的书中,孝乃天伦大道,信乃立身之本。如果一个人看到自己的亲生父亲落难都不肯施以援手,这厮就根本不配活在世上,更甭指望他对周围的亲朋有半点回报。如果一个人动辄把曾经许下的承诺当作身后风,这厮同样是衣冠禽兽,不值得自己为他图谋。 所以,宁二当家现在所能做的,便是尽量让义子的行囊丰厚一些。尽量让义子走得更安心,更无牵无挂。 “二叔,您这是干什么?”宁子明眼尖,敏锐地发现了黄金的光泽,伸出手,准备把自家义父的养老钱从包裹里拿出来。 “穷家富路!”这次,宁采臣却没有再由着他的性子施为。而是迅速抬起胳膊,将他的手臂隔开,“你听我的,契丹人刚刚立国,政令暂时无法统一。耶律阮这个皇帝,有时候未必能管得了地方土酋。你多带些金银,一则自己路上手头会宽裕些,二来,倘若遇到麻烦,也能拿金子买路。只要碰到的不是皮室军,没人会对你太认真!” “嗯!”宁子明低低的答应了一声,被隔在半空中的手臂,再也使不出星点儿力气。 对方的心意他明白,对方舍不得他离开,更舍不得他去冒险。对方虽然没有明说,但自打他确定姓氏为宁时,就已经把他当成了亲生骨rou。而他,如果真的有选择的话,也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