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节 (第3/4页)
件也具备了。一是蒙军越战越强,哪怕是年初在夏、金联军身上没有讨到好处,却也没吃什么大亏,除此而外,那是一路高歌猛进的。攻城掠地,有了不少缴获,大大地补充他们原本贫瘠的资源。 这两年,在金国的各族百姓日子过得是越发不如以前了。尤其乣军,本是降兵,就会受点猜疑,因为受猜疑,不断有人叛逃或造反。越是如此,就越受猜疑。恶性循环。渐成死结,已非双方一席开诚布公的谈话可解。 有很大一部分乣军最后投了铁木真,铁木真也不愧是一代天骄,会记敌人的仇,但是对投降自己的人,尤其是生力军,还是有足够的胸怀去接纳的。于是,有部分乣军知道金兵的一些布置,也知道金国的一些情况。更兼蒙古铁骑强悍,铁木真既有并吞天下之志,断无不去进攻中都之理。 而且,中都肥呀!比起遥远的南宋和相对狭小的西夏,金国真是再好不过的以战养战之地。你有钱,我有拳,不打你,打谁? 完颜康忧心忡忡,只有直面过蒙古军队的人,才知道这是多么可怕的一场战争。中都一旦陷落,后果…… 忧心没过两天,他便捏着密报,几乎想打上中都了——议和?wtf?? 密报,当然就秘密,诸将一时并不知道。完颜康并没有完全依靠完颜洪烈遗留下来的情报系统,而是逐渐培养起了自己的人手。在中都、在兴庆府、在临安,不停地掺沙子。因为系统初建,眼下只得这一个比较粗略的情报。 足足有三十秒,他没能说出一句话来。特别想揪着这位大伯的领子问一句:“你他妈在开玩笑吧?” 然而并不是玩笑,半天之后,太子送来了比较完整的情报:金主希望通过议和来拖延时间,好为调兵和修筑工势做好准备。然后集齐四十万大军,用数量压死对方。然后,金主就有时间迁都了…… 完颜康:我他妈先打死你算了!铁木真十万大军人吃马嚼的,你遛他玩儿,他给你遛吗?你以为他傻啊?!尼玛四十万大军,调集起来能没响动吗?他信你才有鬼!你这么藐视他智商,他只有更生气,不打死你不算完啊亲!你还要跑汴梁去继续当皇帝?这片地界儿上,我他妈就没见过外敌入侵时跑路的皇帝,还能有不亡国的! 信的末尾,太子附上了哀叹与嘱咐:国事至此,汝自为之。 然而,令难兄难弟都想不到的是,完颜承裕居然上表,请求调完颜康所部参与会战。理由也很充分:他跟蒙古人正面刚过,没输。那必须过来增加胜算。 “除非领兵回去定鼎江山,否则轻易不要回中都”完颜康手里捏着调令,耳边响着太子的叮嘱,整个人都懵逼了。【尼玛这到底要不要回去啊?】 第79章 输定了 不想去,也得去! 封疆大吏,宗室近枝,国不负你,攸关国运的一战,喊你去砍人,是不能说“不”的。哪怕心里想谋反,姿态也要摆出来,否则就失了立场。何况,现在金国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打不扁蒙古,打扁一个才立足数年的藩镇,并不十分困难。 完颜康心塞欲死。 晚辈后进之人,这样大的战役,完颜康的年龄和资历注定了不可能让他主持大局。带兵过去,听自己完全信不过的人指挥?想想就头皮发麻,想立时造反!不是他小瞧独吉思忠和完颜承裕,如果这两位是能够力挽狂澜的主儿,金国何至于速亡? 按图索骥不好,纵然不拿“金国亡了”作参考,单以自己的经验来看,这一仗也是凶多吉少哇!战半力就不要讲了,说多了都是泪!看看皇帝吧,前头准备打仗,后头遣使议和,还要跑路迁都! 完颜康被噎得一抽一抽的,却不能对金主的使者发火,还要忍气答应,火速击鼓召将,商议如何分兵。使者见他面色凝重,半是称赞半是开解地道:“不愧是世子,公忠体国。好教您知道,此战我军坚若磐石……” 他再说什么,完颜康已经没有心情去理会了。沉着脸哼了一句:“小心总没有坏处。”多了一个字也不想讲,就怕再一开口,会揪着使者的领子咆哮。 这里头还有一件为难的事,上回守家的是宋降兵为主,大战过后,对蒙作战过的部队减员不少,需要补充休整。如果轮替,则今番完颜康要带着主要是没有正面刚过蒙古的部队去与面对铁木真的大军?不轮替,就要带着才休整没多久的部队再次踏上征途? 怎么安排,能打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