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2节 (第5/5页)
新将城池给抢了回來。随即,他就跟朱屠户二人,在山东东西两道开始了一场抢地盘比赛。朱屠户每沿着大清河向北攻破朝廷一城,他就向西南从朱屠户身后夺回一城。 结果朱屠户沿河大清河顺流而下,攻城掠地,雪雪则趁着朱屠户身后空虚,一路横扫。按照今天送回來的最新战报,朱屠户大军已经进入了利津,只差一步就重归大海。雪雪的兵马,则再度将益都收归朝廷掌握,并且随时都可以剑指胶州。 “臣以为,朱屠户是故意放弃了般阳、益都等地,所以雪雪的反击才能屡屡得手…”每当雪雪有捷报送來,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肯定会出面给妥欢帖木儿泼冷水,这次也不能例外。“而朱屠户之所以沿大清河一路向北,不管身后发生了什么情况都不肯回头。肯定是为了收缩兵力,从海路前往登莱…” “嗯…”妥欢帖木儿抬头瞟了他一眼,不置可否。 从旁观者角度,也先帖木儿的说法极可能正确。但身在局中的雪雪,却能准确地把握住朱屠户的脉搏,趁机为朝廷挽回颜面,这份胆色和判断力,足以令人惊叹。 如果脱脱的眼光也与雪雪同样敏锐,不光是一味地谨慎谨慎再谨慎的话,他就根本不可能被徐达给缠得寸步难行。到此刻,朝廷的两路大军早就把朱贼歼灭于泰山脚下了,根本不至于让山东两道的局势糜烂如此。 “陛下,臣以为陛下应及时给雪雪一道旨意,命令他不要过于轻敌。朱贼丢了益都,是因为麾下兵马太少,无力处处防守。而雪雪大人手中的兵马更少,一旦朱贼趁着他东进之机,调头再逆流而上,济南城恐怕又要再度陷入敌手…”另外一名肱骨之臣,侍御史汝中柏也凑上前,小心翼翼地提醒。(注1) 这就有些无耻了。脱脱动作缓慢,迟迟追不上朱屠户的脚步。别人想为国收复失地居然也不行…还必须留在原地等着他脱脱带领大军慢慢赶到,让最后的功劳也全归于他?… 妥欢帖木儿最恨的就是臣子们结党营私,将他这个大元朝皇帝当成瞎子和傻子。抬起头,冷冷地盯了侍御史汝中柏好一阵儿,才笑着说道:“爱卿说得极是…朱贼已经到了海边,却又看到了济南空虚,调头杀回來,准备在那里跟脱脱决一死战…” “臣,臣只是想提醒陛下谨慎,并无他意。请陛下明察…”侍御史汝中柏被刺激得满脸通红,立刻跪倒在地上,大声抗辩。 “当然,你沒别的意思…”妥欢帖木儿忍无可忍,大声冷笑,“御史台么,不就是风闻而奏,专门纠察百官的么。雪雪不顾大局,居然敢在别人都丧城失地之时,逆势而进,他不是胆大妄为,还有谁配得上‘胆大妄为’四个字。朕干脆直接撤换了他,让你汝中柏去领军才好。你会比雪雪谨慎小心,哪怕眼睁睁地看着朱贼将朕的山东东西两道全给抢成白地…” “臣,臣不敢…臣对陛下忠心耿耿…若是陛下觉得臣言有误,请陛下夺了微臣之职,放臣回乡养老…”侍御史汝中柏是个有名的正直人,哪里受得了如此委屈,眼含热泪重重叩头。 “不准…”妥欢帖木儿气得脸色发黑,用力拍打御案,“说错一句话就被逐出朝廷,莫非你想说朕是个听不得逆耳忠言的昏君么?尔等回头好好看看,自朱贼突然在胶州登陆之日起,朕什么事情最后不都是听从尔等?可尔等,除了排斥异己之外,可有一策献朕?打了胜仗的,朕不能及时嘉奖其功,那些屡战屡败的,不听调遣的,朕反而要给对其百般安抚。朕到底是大元天可汗,还是尔等家中的仆役?” 一番话,说得声色俱厉,到最后,几乎完全变成了咆哮。被召集來一道探讨军情的众文武官员被吓得两股战战,谁也不敢再多讲一个字。 倒是妥欢帖木儿自己,咆哮了一阵之后,心中的烦恼稍微化解。咬了咬牙,冲着汝中柏摆手,“汝卿平身,朕沒有怪罪你的意思。但是你以后出言也谨慎一些,不要总是对人不对事…” 侍御史汝中柏闻听,委屈得几乎要吐血。然而,想到脱脱出征之前对自己的嘱托,又强忍住辞官离去的欲望,轻轻叩头,“谢陛下宽宏,臣以后知道该如何做了。”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妥欢帖木儿不耐烦地摆手,“起來吧,朕也按照你的说法,给雪雪去一道圣旨,提醒他不要贪功冒进就是…” “陛下圣明…”沒等汝中柏再说话,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抢着上前,带头大拍妥欢帖木儿的马屁。 “陛下圣明…”登时间,御书房里阿谀之词宛若潮涌。所有文武官员,无论属于哪个派系,都异口同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