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3节 (第3/3页)
即在月陇关组织了一场反击战。本就因连日合围大显疲态的皇甫地方军哪里想得到大乾还有如此后发之力,仓促应战之下损失惨重。 破军帝一朝杀出月陇关,未曾休养生息几日便将兵锋指向了不远的皇甫南境。皇甫朝廷早在月陇关反击战初起时派遣了三员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前来坐镇,这才勉强支撑着全军不往内陆溃退去。 大乾摄政王的兵马从大昭西境杀到月陇关,又从月陇关打回大昭西境,一个来回过后也已是强弩之末。然而领军之人是近半年来屡屡奇招不断,战略战术可谓天马行空的江凭阑,皇甫因此也不敢掉以轻心,一直密切关注着这支军队的动向。 甫京城里一家风月楼,厢房内也恰有几人在议论此事,只是还没能说上几句,那上首的男子就低低咳了起来。那些个花枝招展的姑娘们虽被赶走了,这厢房里头却还有股怪刺鼻的香气在,他皱了皱眉,看向左手边,“十一,瞧瞧你挑的好地方。” 皇甫逸上个月出征归来得了赏赐心情不错,闻言忍不住笑出声,“九哥,你还真是一点受不得脂粉气。” 皇甫弋南听出这位弟弟对自己的嘲讽,淡淡瞥他一眼,又看了看右手边同样浑身不自在的喻衍,“阿衍就受得?” 喻衍赶忙摆手,“表哥成家了的人都受不得,阿衍怎会受得。” 这老实人说的老实话听得皇甫弋南更不舒服了,明明他是三人中年纪最长成家最早的,却反倒显得最无用了。他敛了神色,凉凉道:“你们嫂嫂不爱涂脂抹粉。” 这“嫂嫂”指的谁自然不言而喻,其余两人闻言对视一眼,有心想笑却又怕皇甫弋南动怒,只得憋着,作出“理解理解”的样子来。 三人一般都是密信往来,很少这么当面聚在一起,此番是为了筹划扳倒老六的事才冒了风险,到了这鱼龙混杂的风月场所。既是乔装出门,为掩人耳目便也不遵礼数,言谈间都以兄弟关系称呼。谈完了老六的事,自然又免不得提一提这位“嫂嫂”。 皇甫逸与喻衍打了个赌,前者因偏擅突袭战,认为嫂嫂此番的目标是与破军帝合力大破皇甫南境,后者却因偏擅防御战,觉得嫂嫂不会在己方兵力衰弱之时冒如此风险再杀个来回,还是取道后方保证破军帝的退路更妙。 皇甫弋南听着左一个“九嫂”,右一个“表嫂”,在两人发表完各自意见后淡淡表了态:“从战术上讲,你二人的说法都不无道理,可你们嫂嫂又不真是五大三粗的武将,这场仗打了近半年,如今也是时候收尾了。” 皇甫逸和喻衍对视一眼,点了点头,齐齐似笑非笑道:“还是您懂嫂嫂。” ☆、大年夜 如远在甫京的某人所料,江凭阑并没有打算折返回月陇关,北上与微生玦会合,反倒在后头优哉游哉收拾起了战果。 她不是空有一腔热血的孤勇武将,而是懂得看清形势的上位者。 自亓水关撤兵后,她一路避开与皇甫逸的军队相遇的可能,保存了实力,且本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想法,直接丢了到手的四省,如今,自然也该讨点甜头回来了。先前微生玦的横扫军团砍了大昭整整十二个省,可这些地方终归还不那么服帖,她便领着大军一个省一个省地敲过门去,慢悠悠地治。 微生玦也确实不需要江凭阑再辛苦一趟北上。这一仗虽不可避免惹毛了皇甫,也屡次威胁到了他们的南境,可最终目标却是大昭的国土。他皇甫再怎么觉得不甘心,觉得吃了亏,也只有守好自家大门的份,过多插手大昭与大乾领土争端那是要引发民怨的。光是民怨还不要紧,要紧的是,民怨累积到了一定程度,军心也就不稳了。 从去年的岭北战事到先前的亓水关截粮草,再到此次的月陇关合围,皇甫已经破了三次例,跑到大昭境内援助人家,如今微生玦不过是将他们阻在自家南境里,也没踏进去半只铁蹄子,皇甫再跑出来乱咬人可就不大好了。 对此,神武帝气得牙都痒了。从亓水关到月陇关,大乾分明就是冲着皇甫南境来的,他本着不得不防的心态破例越过了国境线阻敌,却还落了个多管大昭闲事的骂名。而微生玦也当真狡猾,在皇甫南境边缘活蹦乱跳了大半月,无论神武帝如何使阴招,他愣是不上当,偏就不越雷池半步。 没了派兵的理由,说服不了朝臣,即便身为一国之君也不能肆意主张,只得由他去了。 待江凭阑收拾好了后头的烂摊子,微生玦便撤了军,走的时候还跟人家皇甫边关的将士们热情告别:“跟大昭做了这么些年邻居也腻了吧?自今日起,你们皇甫西南的邻居就是朕了。朕很期待与你们来日再见!” 持续了近半年的战役到此告一段落,南国的疆土变了天,由原先的“乾三昭七”成了“乾六昭四”,皇甫也因此与两国一同做了邻居。 其实单就战力来看,倘若破军帝真有心拼个你死我活,也不是不能灭了大昭。然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大乾国内尚且不安定,还没那个能耐治理那么大一片国土。更何况,真不惜自损换来南国的统一,也迟早要被虎视眈眈的北国吞并。 见好就收,才是智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