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章 做试验挥动锄头挖墙脚 (第2/2页)
“不会,因为我没有爱人。” “……” 赵长天难得被呛一回,闭嘴默默无言。 芭芭拉主动开口解释:“在米国,女人做学术非常难,我博士毕业后,根本找不到固定的工作,在好几个大学做博后,换来换去,家里人都希望我快点结婚生子,这才是女人该做的事情,可我偏不答应。” 全世界对女性的歧视也体现在科学界,女性科学家始终是不受重视,甚至受排挤的对象。 “后来,我来到冷泉港,沃森博士收留了我,算是终于定下来。”芭芭拉自我解嘲的说道:“年纪大了,又不愿意将就,不如一个人过更好。” “有一个人的经历和您非常类似,历经坎坷,最后获得了诺贝尔奖,没有家庭,事业更容易出成绩,个人取舍罢了。”赵长天安慰道。 他说的是1983年因为发现玉米中的转座子基因而获得诺奖的女科学家麦克芭芭拉。 在女性并不受重视的科学界,芭芭拉的科研之路似乎走得更加艰辛。 她总是需要为自己独立的研究四处奔波去教课或是寻求寥寥无几的财政援助,她被排除在各种教师交流活动之外,看不到任何提升的希望,她的薪水也比同期的男同事低的多。 加入冷泉港后,芭芭拉因为转座子学说被视为科学界的异类,多年积累的威望也一下子从光辉的跌落谷底。 她被遗传学界摒弃,朋友和同事都也渐渐疏远她。她只好离群索居,孤身一人继续进行玉米的研究,直到三十年后,芭芭拉才被世人认可。 那时,她已经81岁,一生未婚,也没有孩子。 “她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好朋友,我们都不需要男人。”芭芭拉骄傲的说道,在冷泉港,两个未婚的芭芭拉,虽然年纪差得比较大,但来往非常密切,彼此给予对方温暖和关心。 “也许有一天,您也会像她一样成功的。”赵长天笑道。 “在你们华夏,也是一样吧?”芭芭拉好奇的问道:“听说你们那里的女人要裹脚,婚后不许出门,不能跟丈夫以外的男人说话,女人们只能在家带孩子,还要侍候公婆?”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把古代的老黄历翻出来,东方神秘论真是深入人心啊,赵长天哭笑不得。 “那是一百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我们国家女人能顶半边天,男人和女人完全平等,无论是求学还是工作。尤其在科学界,对女性科学家没有任何歧视,还有特殊的照顾,支持她们的工作。” “真的假的?” “您不信的话,可以去华夏看看,我们尤其欢迎您这种优秀的科学家,会给予您非常优厚的待遇,您可以随心所欲自由自在从事您喜欢的研究,不必再束手束脚看人脸色。” 如果沃森在这里,一定会大吼三声,老子给你免费实验室和试剂,你居然挖我墙脚! 事实证明,只要锄头挥的好,没有墙脚挖不倒。 芭芭拉怦然心动。冷泉港对她挺好,沃森人也不错,就是有着一张口无遮拦的大嘴巴,让她觉得无法忍受。 比如沃森用darkdy形容女科学家弗兰克林,说她是“母亲不满意的产物”;还评论芭芭拉打扮老土,像个老处女…… 其他各种言论歧视,更是让人提心吊胆,连诺奖的光环都罩不住。 可是,离开这里,又能去哪里?芭芭拉低头不语,华夏是太过陌生的国度,目前的日子还过得去,还是算了吧。 赵长天不再继续这个话题,种子已经埋下,总有破土而出的机会的。 两人开始乱七八糟的聊天,芭芭拉喜欢看书,特别是简奥斯汀的小说,没想到赵长天居然也读过,两人越聊越投机,简直相见恨晚。 吴干事默默在心中给赵长天的爱国情cao加十分,个人品德减十分。 连四十多岁的单身女科学家都不放过,简直是禽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