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9页 (第1/2页)
他紧张地盯着那张嘴一开一合,生怕听到关于“人脉”还是“人迈”的反问。 好在,社员给社长留了面子,选择性遗忘刚才震惊全场的发言,只抛出了个温和的问题。 谢澜松了口气,起身答道:“我方坚持认为,归家能够更好地沟通感情,虽然科技发达,但面对面的交谈和陪伴是网络无法相比的。在相处状态下人与人之间会自然发生大量沟通,而远离彼此后只能依靠培养定时联系的习惯。” 都是提前准备好的,本来还想发散,但被刚才那通伤到,只是背诵全文并老实坐下。 三问三答有惊无险,紧接着轮到窦晟起身,顺次质疑对方三位辩友。问题犀利,态度专业,配合他冷冷的语气,竟让场下有了几阵躁动。 正反双方三辩进行了质辩小结,随后主持人宣布自由辩论。 对方二辩是个男生,爱看玩笑,之前在辩论社就常常打趣谢澜。他一起身,谢澜就预感不妙。 果然,他眼神直接朝着谢澜来了—— “提问反方二辩,你方口口声声说离家与物质、眼界、抱负不存在关联,但我认为是你曲解了我方的意思。立足发展的眼光,无论你家是农村乡下还是国际大都市,都只是有限的环境,更远的世界有着更广阔的天地。古代尚有孟母三迁,一位母亲难道会害自己的孩子吗?当然不是啊,母亲比任何人都希望孩子有好的发展,那么我方坚持认为,以发展眼光考虑问题,应该鼓励孩子离家,你又如何看待?” 叽里呱啦一大串,谢澜记住两句半。 还是最后两句半。 孟母三千? 他起身前低声飞快问道:“孟母是谁?” 窦晟飞快回:“孟子的妈。” “三千个妈??” “……不重要,回避它。” 谢澜已经站起来了。 万众期待,有一些人努力憋着,但已经露出嘴角要上翘的势头。 回避孟母三千是可以,但前面的论点已经记不太清。谢澜只依稀觉得对方一直在强调外面的世界更大这个点。 他深呼吸,“外面的世界确实更大,无论家乡是大是小,我方从未否认这一观点。借用对方辩友的论据,既然肯承认科技帮助 沟通感情,为什么要无视科技帮助打开视野?我方看来,情感的弥补要比知识的弥补更困难,请对方辩友解释。” 仿佛有股氧气瞬间输入真空的房间,底下甚至响起了辩论赛不该有的掌声。 窦晟吁了一口气,谢澜落座,他立即用拇指在谢澜大腿上盖了个戳。 对方三辩起身回答了谢澜的问题,又将球踢了回来,这次窦晟直接顶上,一通快语输出,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