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节 (第2/3页)
,我觉着没我做得好吃!” 白爷爷看了那半张饼,将那话头尽数咽下。 罢了罢了。 小辈儿懂事,愿意维护他这张薄面儿。 第三十二章 白玉膏 第二日,天儿还没大亮,白爷爷拽了隔壁胡同箱子里,太医院辞了官的白胡子爷爷过来瞅了瞅含钏的脸,白爷爷拍着含钏的脑顶毛,“叫胡爷爷。” 含钏乖乖顺顺,“胡爷爷,请您早好。” 胡爷爷笑起来,一双眼睛里透着精光,上下打量了含钏几眼,挑了挑三角眼,“宫里出来的?” 白爷爷乐呵呵地笑,“还是老胡眼招子亮——是我在内膳房的徒儿,你喊她钏儿就成。身子骨不好,不适合伺候主子,走了点门道便出宫了。”拽着含钏往近处凑了凑,“你瞅瞅,脸和脖子上的疤能消不?” 再把含钏手腕往胡爷爷跟前一怼,“来都来了,顺道把个脉。” ... 胡爷爷被突如其来的白花花的手腕吓够呛,翻了个白眼,眯着眼瞅了瞅含钏的脸色,脸上的擦伤和脖子上的勒痕—脖子上的勒痕已经成了深紫色,可想而知当时下的力有多大! 除此之外,这姑娘肤白唇红,眼清眸亮,瞧上去精气神很好,背直腰挺,身量颀长,身体能有啥大毛病!? 胡爷爷不动声色地把上含钏的脉。 呸! 脉象好得很! 比宫里个日日吃人参燕窝的娘娘,精神头都好! 身子骨不好,走了门道出宫...脸上的伤,脖子上的勒痕... 这宫闱秘事... 胡爷爷看向含钏的眼神里多了几分高深莫测的敬仰。 含钏浑然不知,自个儿被拦路抢劫落下的伤,也成了高深莫测的宫闱秘辛。 “钏儿姑娘身子骨虚是虚了点,可好好将养,也能养得白白胖胖。” 胡爷爷收起手腕下的小麦枕,“至于这脸上的伤...”揪了揪下巴胡子,刷刷开了个方子递给白爷爷,“先照着这方子吃吧,等会我让文和送一管白玉膏,每日早上晚上都得抹,小姑娘脸上和脖子上的伤痕是大事得好好养着。” 白爷爷笑了笑,“白玉膏好,说是药,更像是膳。鲫鱼煎至枯,沥去骨,下珍珠粉、象皮末、白芷粉、甘松粉,舂烂搅匀成膏。” 听着就很贵... 崔氏眼神一闪。 白爷爷示意崔氏接下方子,崔氏没接,手足无措地问道,“胡太医,敢问一句,这白玉膏几钱?” 白爷爷横了崔氏一眼。 含钏忙道,“嫂子,没事儿的,我这儿还有点银子。” 崔氏这才应了一声,跟在胡爷爷身后出去了。 当着外人,白爷爷闷着气儿,待胡爷爷一走,白爷爷把一锭银子扔桌上,领着白四喜看了崔氏一眼,“含钏的吃喝住行,不从公中走,我来担着。” 忍了忍,到底把话说出了口,“过日子,嘴里喊穷,越喊越穷。四喜要出师了,咱白家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往后别再到处嚷嚷,让外人看笑话!” 这话儿说得算有些重了。 崔氏脸皮红一阵白一阵的,白斗光拂袖摔门而去。 京城爷们儿看脸上那张皮,比看身上这条命还重,谁要当着人被下了面子,那就是不共戴天血海仇! 他再不喜欢这媳妇儿,也总念着她守着病弱的儿子,还生下了聪明健壮的孙子,对她忍让二三,从未当面跟她说过重话——崔家是京郊的庄户人家,崔氏为给弟弟筹嫁妆便应了这门亲事,白家可是将白大郎身子弱这事儿明明白白告诉崔家的,崔家连同崔氏都干干脆脆地应下来... 等崔氏进了门,就发现这媳妇儿眼界太窄,当初死活觉得做厨子是下贱人,非得让白四喜学武,他腆着这张老脸求了相熟的武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