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男频搞基建_第7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4节 (第2/2页)

一身天青长袍,袍角随风舞动,端得是霞姿月韵、飘然出尘。

    只可惜,这般无害的外表下,竟藏着那般令人恐惧的凶兽!

    郭濂无奈道:“殿下若有吩咐,还请直言。”

    匪首已诛,金轮乍现。

    楼喻转首面对郭濂,神色锐利:“我要你上书朝廷,将阳乌山地界全部纳入庆州府行政管辖内。”

    郭濂摇首:“即便下官上书,朝廷也不一定会准奏。”

    “如今陛下不理朝政,贪官横行,事情能不能成,只看孝敬到不到位。”

    楼喻哼笑道:“不过一个山匪遍布的阳乌山,那些人压根不会在意,他们甚至会巴不得你接手一个大麻烦。”

    郭濂还能说什么?写呗!

    匪首被斩后,那群匪众彻底安静下来,再也不敢作妖闹腾。

    霍延和李树依楼喻吩咐,将他们分成几部分。

    罪行极重的,全部拉回阳乌山挖矿,让他们为以前的过错恕罪。

    楼喻抽调一部分兵力,专门监督他们的采矿工作。

    罪行较重的,弄去盐场产盐,虽然如今盐场已经改革,但这些人是罪犯,进入盐场劳改必定跟普通盐工的工作制度不同。

    楼喻挑选包括赵双四在内的数人,密切监督劳改犯的工作。

    没犯过多少大恶的,任凭他们自己选,当兵或垦荒都可以。

    有些人眼馋府兵的待遇和威风,争相参军;有些人不想过刀尖舔血的日子,选择种地。

    如此,四千山匪被分配完毕,拉起去挖矿的有六百人,去当盐工的有八百人,剩余两千六百人,两千人参军,六百人开荒。

    庆州兵力从四千增至六千。

    可这还远远不够。

    楼喻并不着急,这世道流民只会越来越多,只要是逃往庆州府的流民,他都来者不拒。

    若是流民不来庆州怎么办?

    恰好汪大勇他们的运粮队又要出发了。

    楼喻殷切交待他们,一旦路上遇上流民,一定要大力宣传庆州对待流民的政策,他就不信没人来。

    汪大勇等人嘴角直抽,无语地离开庆州府。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

    楼喻召集众位“元老”,于府衙共商庆州未来发展计划。

    他展开庆州府的地图,纤长如玉的手点了一处地方,对众人道:“在这里,我想建一座新城。”

    一座与旧城相互依托、相互交融的新城池!

    会议室一片静默。

    楼喻将他们的神色尽收眼底。

    无非是觉得他多此一举,异想天开。

    他收回手,掌心托腮:“诸位皆可畅所欲言。”

    杨广怀问:“殿下为何要建新城?”

    “此次俘获山匪数千余,增兵两千,然府兵营屋舍有限,李树,是不是?”楼喻问。

    李树点点头,“确实不够,幸亏现在晚上没那么冷,要不然那些新兵不知多受罪。”

    没房子住能怎么办?幕天席地呗。

    想扎帐篷住,也得城内有空间啊。

    楼喻又道:“之前那群流民到现在都没房子住,阳乌山救下的女子想寻一处安身之所也很难。”

    他轻叹一声,目露悲悯:“日后流民只会越来越多,可城内无处可居,不建新城,又能如何?”

    李树纳闷道:“让他们在城外乡野落户便是,何必要专门建新城?”

    “因为要‘新’啊。”楼喻故意吊他胃口。

    李树听不懂,杨广怀和霍延倒是明白几分。

    所谓的新,就是要建造一座完全属于自己的城,在新城内,楼喻将拥有完完整整的掌控权,而非如今千疮百孔的庆州府城。

    杨广怀仔细看地图:“殿下是想以王府田庄为中心,建一座依山傍水的新城?”

    “没错,”楼喻微笑颔首,“山为天然屏障,水可载舟运船,建立新城需要一个安稳的环境和源源不断的资源供给,且此处距旧城很近,往来便利。”

    “往来便利?”李树问。

    楼喻懒得解释那么多,“以后你便知道了。”

    他环视众人,问:“还有什么问题?”

    霍延道:“需要我们做什么?”

    楼喻欣赏他这般干脆的态度,不由赞他一眼:“需要你们服从任何安排。”

    李树立马表态:“请殿下示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