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节 (第3/4页)
现的,也就是说那女人是在六月初三之前死的。而六月初五尚有人见过苏碧娥,由此可以断定,梅家坑发现的女尸绝非苏碧娥,秦聚天自然也非杀人凶手。 秦明秦月兄妹俩喜极而泣,坦诚地把父亲的冤情告诉了冯掌柜,恳请他带着客栈里的众位伙计上堂作证。 冯掌柜是个热心人,自然满口答应。 苏碧城闻说此事,疑是秦家兄妹与冯掌柜串通一气,要替杀死他meimei的凶手脱罪翻案,早已先行一步,带着父亲的遗书,快马入京。 苏阁老在朝中为官数十载,不但做过当今皇上的老师,而且朝中许多大臣要员都是出自他门下。 苏碧城借助父亲的名义,疏通关节,终于将父亲的遗书呈送到了皇上的御案之上。 当年皇上听信万贵妃之言将苏阁老贬出京城,事后不久心中便生悔意,只是惧于万贵妃在侧,不敢再重新启用他。此时读到老师临终遗书,往昔君臣情谊历历在目,自是倍感亲切,最后在遗书中得知老师风烛晚年还惨遭丧女横祸,更是悲愤难当。 次日早朝,皇上叫出刑部尚书亲自过问青阳府苏阁老之女被杀一案,并督促刑部赶快发文,要求青阳府严惩杀人凶手。 佟知府依苏碧城之言,拖延了几日才在公堂上受理秦氏兄妹及冯掌柜的证词,但是此时刑部核准秦聚天死罪的文书早已下达,佟知府更是有恃无恐,先是将冯掌柜等人以作证不实之罪各打二十大板,然后又以藐视公堂聚众闹事之由缉拿秦氏兄妹。 秦月武功在身,见势不妙,打翻两个皂隶,夺路而去。 秦明一介文弱子弟,只有束手待擒,被捕成囚。 刑部批文写着:青阳知府衙门总捕头秦聚天杀妻弃尸,执法犯法,罪加一等,着青阳府立决于市,以儆效尤,不得有误。 秦聚天行刑那天,正是初冬时节,断头之际,突然朔风劲吹,怒雪纷飞,天地为之一暗。 老父老母在狱中闻此噩耗,隔着牢房木栅相拥痛哭。是夜,双双撞墙而死。 死前,秦老爹咬破手指,在牢房墙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冤”字。 佟知府担心秦明出狱之后闹出事端,竟一直把他囚在牢里,不予释放。 秦聚天杀妻案从案发到结案,再到余波平息,前后历时一年有余,惊动了朝廷,劳动皇上亲自过问,影响极大,被刑部拟定为成化十九年七大重案之一。 佟子昂因顶住压力,破案有功,受到嘉奖,升迁有望。他早已打通关节,希望借此东风,连升三级,坐上湖广布政使的位置,那可是从二品的官,掌一省之政,与现今这小小四品知府不可同日而语。他已得到吏部要员暗许,只等这一届三年任满,即可升授。 今年八月,他刚好任满三届。八月中旬,是朝廷外官“考功”之期,四川湖广浙江福建四省官员由皇上钦差的都察院巡按御史韦载厚韦大人负责巡按监察。巡按御史所至之处,评政绩,论功过,定陟黜,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只要过了韦大人这一关,他便升迁无碍,高枕无忧了。 谁知刚到八月,正是韦大人已至浙江,不日便会到达湖广之际,突然有消息传来,说是有人在四川境内看见了苏碧娥,而且更加不妙的是,苏碧娥正向青阳老家赶来,数日之后便会在青阳城内出现。 佟知府这一惊当真非同小可,立即派人快马去查,看看传言是否属实。 探子回报,确有其人,确有其事。 佟知府立时慌了手脚,这才明白自己为官三任,办的最为得意最有影响力的一件案子,竟是一件天大的冤案。此案虽只杀秦聚天一人,但害得其老父老母枉死,儿子坐监,女儿有家难归,更牵连到冯掌柜等数人无辜受刑,只要苏碧娥真的在青阳街头出现,那自己不但一世英名尽毁,升迁无望,而且只怕连这顶四品乌纱也保不住了,若激起民愤,事情闹大,惊动朝廷,只怕自己还有性命之虞。 怎么办呢?此时此际,他心中所想,却不是如何采取补救措施尽快为秦家翻案伸冤,平息民愤,还真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