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0节 (第2/2页)
德妃拍了拍小十三的肩,道:“去你梅舅舅那里。” 小十三屁颠屁颠地跑过去。 梅中书有些措手不及,小心翼翼地将小十三抱了起来,神情慈爱。 德妃是知道梅中书的心思的。 小十三出生那年,梅夫人老来得子,怀了一胎,本以为顺顺当当的,最后却难产而亡,一尸两命。 没多久小十三就出生了,生母难产,却终归是保住了小的。又因小十三养在德妃名下,梅中书潜意识里总觉得小十三便是他那回到天上的儿子重新转世而得,一有机会进宫探望德妃时,总会给小十三备上许多礼物。 玩了一会,小十三吵着要去外面,奶妈抱走了他。 没了小孩子的闹腾,殿里安静下来。德妃看了看梅中书,见他鬓边多了几捋白发,不由得心疼起来。 她这个哥哥,从小好强,梅家几乎是在他的努力下才能有今天的名声。这些年他为梅家上上下下的人做了许多,至中年,却是孤身一人,子嗣寡薄,连个传宗接代的儿子都没有。 不是没劝过他续娶,每次一说,他总有理由拒绝。 每次德妃见着这个哥哥,下意识地总想开口劝他续娶,上嘴皮磕着下嘴皮,这次终是忍住了。 问了些别的,“兄长进宫,可有要事?” 梅中书往四周扫了扫,敛起脸上笑容,朝德妃使了个眼色。 德妃当即明白,将人都散了下去。 殿内就剩他们兄妹二人了,梅中书忽地起身,朝德妃走去,脚步沉重,面容惭愧。 德妃正好奇呢,面前梅中书就噗地一声跪了下来。 “meimei,我从未求过你什么,只这一次,你得帮帮我。” 德妃怔住,连忙去扶他,他却扼紧了手,不肯起身。 “兄长这是作甚!哪有哥哥给meimei下跪的,快起来!” 她这是真吓着了,梅中书一向以严谨清苛示人,即使面对家里人,也从不轻易流露感情。 他这一跪,着实惊人。 梅中书仰面,眼神闪躲,对自己即将要说出口的话,颇感羞愧。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才拿这样的事情求人。 “我今天来,是为了秾枝。” 德妃是聪明人,他这一说,便全懂了,却不点破,只道:“……算算日子,秾枝今年已满二十,一眨眼时间过得真快。” 秾枝对灏儿的心思,她不是不明白,只是,现在灏儿要想娶她,早就娶了,哪会拖到现在? 秾枝虽好,却治不了灏儿的病。 梅中书继续道:“meimei,这阵子三殿下颇得圣宠,圣人许是动了将秾枝许给三殿下的念头,秾枝不知从哪里听来了消息,气得又大病了一场……” 德妃叹口气,好说歹说,终是将梅中书扶起了。 “兄长,亏得你参政多年,这样小孩子家的把戏,竟也看不透么?那都是三殿下自己找人说出去的,圣人不过是在他跟前提了句秾枝,万不会将秾枝许给他的。” 梅中书何尝不懂这个道理,只是他太过关切自己的女儿,一时间才乱了方寸,加之梅秾枝的一番恳求,今日才进宫一问。 德妃以为他进宫是为了这个,当即松口气,问了几句秾枝的病情。 梅秾枝自小体弱多病,成年后更是因为沈灏的事而思念成疾,身子虚,病怏怏的,没什么精神气。 这也是为什么德妃一开始很喜欢她,到后头却慢慢疏远她的原因。 这孩子,心太犟。 “御医说,秾枝这病,不能再拖下去了,若再拖,怕是……”梅中书叹气,神情忧伤:“她这病,根源在心,因心郁而起,解铃还须系铃人,我求求meimei,遂她一回心愿,可好?” 德妃眸中一黯,问:“兄长想让我如何做?求圣人赐婚么?” “meimei放心,秾枝虽然爱慕二殿下,却并未有那等心思。她想到平陵王府住几日。” 德妃沉默。 梅中书心一横,作势又要跪下。为了女儿,他豁出老脸又如何?只要一想起秾枝终日郁郁寡欢的模样,他这个当爹的,心里就痛得紧。 这孩子和她母亲一样,宁可终身不嫁也不愿将就,不同的是,她母亲找着了他,而秾枝,找到了心上人,却多年不曾一偿夙愿。 许久,德妃出声,语气淡淡的,掺杂着几分凉薄:“哥哥,你是个有分寸的,既然这是哥哥所求的,那我也只有答应的份,只是,有一点,哥哥千万记住了。” 不等她说完,梅中书拍拍敝膝,站起来,感激地俯以一拜,“娘娘放心,秾枝久病未愈,身子坏了,心却没坏。” 自己的女儿,他再清楚不过了。绝不是那等龌蹉睚眦之人。 德妃点点头,也不好多说什么,亲自送梅中书出殿,交待一句:“待我与府里侧妃商议过后,再派人去接秾枝。” “嗳。”梅中书辞别,“那我静候meimei佳音。” 送走了梅中书,德妃头皮发麻,揉揉太阳xue,心里烦得紧。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