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这样女子[清穿]_第143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3页 (第1/2页)

    但大多数品阶较高的官员都没有说话,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如果不是康熙执意要做,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科学院”的问题,而混到这个地位,谁都知道君命难违,再说目前这个科学院还没彻底建立起来,贸然出头两头不讨好。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啦w

    大清外交官令仪x

    学习汉语的张诚:呜呜太难了qaq

    (最近看外国人学习中文的段子,我快笑死了x

    好家人就是要互相算计(喂)

    滑马:我只想做个好皇帝

    令仪:满足你

    滑马:……

    第74章 谈判开始

    虽说这些洋人传教士背了“黑锅”,  但提起康熙设立“科学院”这件事,几个洋人都是称赞的态度,虽然其中不乏吹捧之意,  但更多还是对康熙的开明态度的赞美。

    平日里令仪跟着张诚学习法语,  也得知了法兰西前不久刚刚设立了法兰西学院,  与康熙设立科学院的意思相近,也是为了培养人才。

    不过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了,  新年过去没多久,  科学院便制作了二十余台蒸汽机,以极高的速度分别揉线、纺纱、织布,简单的布匹制造工作基本都能交给科学院口中的“蒸汽纺纱机”,  同时蒸汽机也开始应用于其他的简单制造业等等,  让人目瞪口呆。

    康熙自然是龙颜大悦,  特意让人送了一台机器进宫,给宫中的几个传教士观看,见他们惊掉下巴的样子,心里不由开始自得起来。

    令仪也时常去科学院走动,舒荣还私下里和她叮嘱过,  不想让这些机器仅仅是成为满足虚荣心的东西,  更应该投入实用生产才对。

    令仪明白她的意思,便向康熙提出建造“纺纱厂”与“织布厂”,在民间招募一些闲散在家的妇女来厂房工作,同时将这些布料对外出售,  当然,是以较低的价格,康熙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下旨建造众多厂房,  交由仁孝皇后之地常泰、常海以及孝昭皇后之弟法喀掌管。

    这些机器制造出来的布匹质量上虽然不输手工纺织的布匹,但在美观等方面上相差甚远,因此众人也从一开始的兴奋变成了淡然。

    这织布厂一天下来就可以制造许多布匹,因此造价低廉,能让不少百姓都穿上更加得体的衣服。

    令仪则继续售卖自己的“时尚”,毕竟在大家都能大规模保证基本需求的时候,这种“高端”的东西就变得奇货可居,这钱不赚白不赚。

    果不其然,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在众多贵族的追捧之下,令仪的铺子销量不仅没有跌下来,反而越走越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