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节 (第2/4页)
赛题目终于出来了。一点儿新意也没有——治国之道。远不如辩论题目来得重量级! 看着3辩与7辩的愉悦神情,肯定是早有准备,为压中题而庆幸。 这两个人便先后道来,个个是准备充足,引经据典。语气,神采,口才俱佳。说实话,我还真没怎么细听,这论和诗不一样,一大堆的“之乎者也”咱也就不说了,光说这长度,短小精干的也得顶上十几首诗的长度了。更别说这两位“论据充足”的仁兄了! 就在我的大脑昏沉沉的时候,听到哪位评委点到了玄坤的名字。我立刻来了精神,竖起耳朵,准备听玄坤师兄对于治国又有什么高论?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这个辩论,秀了较多古文,费了很多心思的说。云夕的还好些,有些是引用古人的原话。可是玄坤是异世界的人,就不可以引用了,还得符合人物性格,再用古文写出来......呜呜,费了偶好多脑细胞啊...... 希望大家能喜欢! ☆、四十三章 五治之论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玄坤的治国之论徐徐道来, “纵观社稷之纲廓,三者耳。其一,君王,乃国之核心。其责执掌天下,其能关乎兴衰……” 评委们听得连连点头。又听他道, “其二,百姓,乃国之根本也。无民何以有君?何来有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可见民之重耳。” “其三,纲法,乃国之经络也。无规矩不成方圆,国,亦需纲法来运行。其则亦维系着君与臣,臣与民,乃至君与民之间的关系。” 玄坤上来便将国家的“三大要素”道来,一并将这三者的关系阐述出来,清晰无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论愈加深入剖析,其间固然有先贤之见,却更多的是其自身对于治国之道的理解…… “治国必要识君责、明纲法、善用人,利民心。” “识君责,是必须知道为君的责任,励精图治,诫骄奢yin逸,忌是非不明,知何以为,何以不为。凡纲法治令,应以身作则,为国之榜样。” 这到有些“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意思。 “明纲法,更是势在必行。偌大的国家,繁复的官位职能,众多的百姓,纲法不明,其秩序必乱!而纲法明确,职能清晰,不但能治国有序,上令下行,还能使各部各职做好本分,不逾越,不干扰他部治理。” 我一听,大乐。这怎么有点像职权分立的前身啊。师兄,你也太有才了吧! “善用人,说来容易,却是古往今来的一大难事。纵观历史,有多少能人贤士隐居山野,老死无为。又有多少忠良义士平白遭冤,不得重用。又有多少jian佞小人权倾朝野,代君行令……” “亲贤臣,以明耳目,远小人,以正君心。” “善用人必先能识人。耿直者,可掌史鉴。善辩者,可为使臣。睿智稳重者可重用,为一方长吏。兼之胸襟宽广,明辨是非者可为相。有勇有谋者可为将帅,有勇无谋者,可为副将勇士……” “有能却略微jian猾者,需慎用之,时时监管。若害大于或等于益,弃用之!” 玄坤滔滔不绝地讲了诸多用人之道。甚是发人深省。尤其他接下来那句,更是让我产生了无比的亲切感。 “用人之道,更在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利民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然也。利者,非惟财耳,人之所欲,皆为其利也;” “民心者,乃民之利也,利民者得民心,害民者失民心,故曰:‘利民者天下利之,害民者天下害之……’” 听着听着,刚开始还会出现的惊叹抽泣与唏嘘声早已绝迹,到后来,大家都屏息静气地倾听……再到后来,玄坤不知什么时候言论已完,人已坐下,偌大的会场里仍是掷针可闻。一分,两分……还是一片安静…… 正当我考虑要不要咳嗽一声已解除这诡异的气氛时。 “哈哈……哈哈哈!” 一阵大笑声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