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0节 (第1/2页)
“皇帝!”萧太后这时候开了口,“这事总要你下个决定!你觉得齐玉湮所言,是否为真呢?” 闻言,李璟脸色略略一僵,然后抬起眼,怔怔地看着齐玉湮,双唇紧紧地抿在一起。 看他望着自己,却是不言不语,齐玉湮的心瞬间便缩成一团。她觉得,此时自己像是被人放在烈焰上炙烤一般,浑身难受得似乎快要死去。 难道,他还是如前世一般,不信自己吗? ☆、第82章 风平 李璟抬起眼,看见齐玉湮定定望着自己,眼中泪光闪烁。他的心,早已是一团乱麻。 他知道,齐玉湮与钟毓之间有情意。她甚至为了钟毓,不惜扮丑来躲避。可是,这些日子来,两人相处的点点滴滴,是那么的甜蜜。这一切,早已深深烙进他的心底。他不相信,她对自己没有付出真心。而且,他们还有暄儿,不是吗? 想到这里,李璟转过脸,对着萧太后轻轻一笑:“母后,其实这玉佩之事,儿臣早先就知道。钟侍卫与齐家渊源颇深,他送一枚玉佩恭贺玉湮,儿臣觉得也无甚关系,便叫玉湮收捡起来了。” 说着他轻笑出声:“不曾想,这小小的玉佩,竟然会生出这般大的是非来!”说到这里,他斜眼瞥着郑妁,“皇后,以后若有什么事,你别再去打扰太后,先来问过我,免得冤枉了好人。” 闻言,郑妁整个人一僵。李璟的话,明显是指责自己未查明前因后果,便胡乱冤枉齐玉湮。 齐玉湮跪在地上,呆呆地望着李璟。她从未向他说过这玉佩的来历,但他在此时,竟然如此说。 她不知道,他是否信了自己的话。但她知道,在这一刻,他选择了保护自己。 眼泪,一下便如泉水般涌了出来。 感激、感动、感恩,一齐涌上了心头。 这一世,他总算没有让自己失望。 看着齐玉湮已是泣不成声,李璟走过来,将她从地上扶了起来,对着她柔声说道:“玉湮,你受委屈了。” 此时,齐玉湮再也忍不住,一下便扑进他怀里,“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玉湮,你怎么这么傻?将事情跟她们说清楚不就行了吗?”他抱着她,用手轻轻拍着她的背,轻声埋怨道,“以后再有事,可千万别一个人担着。记住,万事有我。” 他话说完,齐玉湮却哭得更厉害了。 前世,他若也能如此相信自己,帮着自己,她和家人,是不是便有不一样的结局了? 抓着他衣服的手,紧紧握成拳。 见两人这般情形,在场之人皆知皇帝有心袒护齐玉湮。可皇帝既然如此说了,郑妁与潘莠君也不敢质疑。 郑妁转过脸来,瞅着萧太后。 萧太后默了默,狐疑地问道:“皇帝,你对这玉佩的事,真的事先便知晓?” “是的,母后。”李璟低下头,看着将脸埋在自己怀里的齐玉湮,一脸的疼惜。 看见儿子如此模样,萧太后终究没有再细细追问下去。她叹了一口气,心道,只要儿子喜欢便好。 眼睛扫到正跪在殿上的钟毓,萧太后眸色一深。不管齐玉湮与钟毓有没有私情,但钟毓却不能再留在宫里了。 于是,萧太后抬起眼,对着李璟说道:“皇帝,这钟毓又该如何处理?” 听到这话,齐玉湮浑身一颤,哭声蓦然停了下来。 难不成,太后还是要杀了钟毓?前世已经害了钟毓,这一世,自己还要害他一次? 齐玉湮那轻轻地一颤,李璟敏锐地感觉到了。 他默了默,将她从自己怀抱中放开,用手轻轻抬起齐玉湮满是泪痕的脸,凝视了片刻,伸出手指,将她脸上的眼泪拭干。 然后转过身,走上前去,看着挺直着身子、跪在自己脚下的钟毓。突然,他弯下腰,亲手将钟毓扶了起来,笑了笑,说道:“朕来迟了,委屈钟侍卫了。” 钟毓躬身作揖道:“臣惶恐。” “朕知道你与玉湮之间,是清白的。”李璟一顿,然后接着说道,“只是今日之事,既然闹得如此大,钟侍卫也不好再留在宫中了。” 钟毓一怔,然后低头应道:“臣任凭皇上处置,绝无半句怨言。” 李璟微笑着说道:“钟侍卫言重了。如今大轩与辕国之间边界又开始不太平起来,朕曾听淮阳侯说过,钟侍卫有志上阵杀敌,为国立功。既然如此,你便去膺城戌边,如何?” 钟毓呆了呆,然后磕头领旨道:“臣遵旨!臣此去膺城,必尽力为大轩守好疆土,哪怕马革裹尸还,也决不言悔!” “好男儿!有志气!”李璟赞了一声,又说道,“既然如此,你今日便出宫吧。此去膺城,路途遥远,在家里陪陪父母家人,三日后便起程。” “是!”钟毓应道。 “钟侍卫便先退下吧。”李璟道。 “是。”钟毓向众人行了一礼,便慢慢退了出去。 退到门边,在他转身离开的那一刹那,他偷偷瞥了齐玉湮一眼。只见皇帝将齐玉湮重新揽到怀中,心里一阵黯然。绝决地转过身,便径直向外走去,再也没有回头。 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