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壁书_第12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8节 (第3/4页)

火流窜,但见巷间人来人往,只得忍怒不发,视线落在夭绍的脸庞上,深深一顾,当先驰马入了郗府。

    夭绍却被他那一眼看得失了头绪,直到入府下了车,看着萧少卿一直背对着她站立,心中怪异的感觉愈发强烈起来。

    “我得罪他了?”未见郗彦,夭绍无人可问,唯有低声征求沈伊的见解。

    沈伊摸着下巴高深地笑:“你难得得罪人,世人能被你得罪的也就是他了,自小不就如此么?无妨无妨。”

    三人由仆役引路至前庭堂上,一路所见池馆崇丽,细节坠饰处,无不与少时的记忆相叠。廊檐外一丛丛蔷薇攀附绵延,繁盛似火,魅姿百态。夭绍边走边流连,渐渐落在众人身后,经过一处清池时,听闻竹林间传来男子话语声,不由驻足下来回眸望了望。

    只见林中凉亭里郗彦正与禁卫首领张瑾站在一处,郗彦凭栏而立,静静看着亭外竹色,张瑾神态恭谨,似正禀述这什么。夭绍不想偷听他们谈话,正待转身走开,入耳风声中却传来一句“……钟氏一族除钟晔外,当年仅有一偏房稚子逃过那次劫难,如今于桂阳太守府任功曹史……”

    夭绍怔了一怔,望着亭中沉默不语的青衣男子,迟疑片刻,转身走开。

    .

    沈伊与萧少卿先至堂上,边喝着侍女奉上的热茶汤,边顾赏堂外花色,等了一会儿,既不见主人到来,亦不见夭绍的踪影。沈伊忍不住摇头笑了笑:“这世上竟也有他们夫妻这样的待客之道?我算是领教了。”闲坐之下百无聊赖,瞥向抱臂站在窗旁的萧少卿,忽道:“午后陛下宣你入文昭殿,谈了整整三个时辰,是为何事?”

    萧少卿看着窗外青冥的天色,淡淡道:“不过为我出任荆州后,如何平定民心、整顿军政诸事。”

    沈伊慢悠悠地在掌心敲打白玉箫,状似随意道:“不曾提到过苻子徵为司马豫求援的事?”

    萧少卿目色一凛,这才回头看他一眼。

    沈伊挥手令堂上侍奉的侍女退下,笑道:“不必这样看着我。我与你的交情满朝都知,此刻私底下打探一番,无可厚非罢?你是陛下如今最为器重的年轻俊杰,既知道你是昔日的白云之子,却也不肯让你恢复云氏后人的身份,让你身处郡王之位,出仕荆州刺史。陛下既能授你如此权柄,必是对你推心置腹。如此想来,北援之事陛下定会在你赴任之前听一听你的见解,不是么?”

    萧少卿看他良久,清透的眸中一片暗影重重,微笑道:“朝政诸事,你以往只会不屑一顾。”

    沈伊道:“身处其位,无可奈何。且这次事态比之以往也有不同,中原战事事关鲜卑一族。我们母亲都是鲜卑人,你我血液一半属于鲜卑,何况与北帝对峙的人是尚,难道你就没有丝毫顾念?”

    “若你当真这么想,又何必再来问我?”萧少卿叹了口气,自窗旁转身,“依我看,虽则朝中大臣绝大多数赞同支援北朝,但只怕,到最后却是东朝对中原战事只能袖手旁观的局面。”

    沈伊道:“此话何解?”

    萧少卿道:“仔细想想朝局便可知:如今沈太后、我父王,不管是因士族之间的利益牵绊,还是因为我阿姐的缘故,都会不顾一切支援北帝;谢太傅、你父亲,却至今不曾对明示什么,他们或是中立,或是另有盘算,谁也不得知,但当朝太傅和丞相都没有表态的事,能很快定下么?更何况,如今朝廷中枢又多出一个新的中书令,别人不知阿彦与尚的情义,你我还不知么?此事上,阿彦定会是力阻出兵的一方。”

    沈伊点点头:“不错。”

    萧少卿缓缓一笑,在他对面坐下:“除此之外,还有陛下,只怕他也并不是那么想援助北朝,否则也不会让阿彦留在朝中,断了沈太后的诸般念想。”

    沈伊在此话下忽沉吟起来,半晌,方道:“我怎么觉得,当前之所以出现这样势均力敌的局面,却是有人刻意为之?”

    萧少卿冷笑道:“大乱东朝人心,令朝廷前后徘徊、举步维艰,苻子徵花了三个月布的局,算是天衣无缝了。我早该想到,当初他去江夏求见父王不过是个幌子,想来那一日,他就与阿彦见过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