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9节 (第4/4页)
元帅会在此刻率兵南下,因此陆宁只是集重兵于山后,不曾在五岭之间多设兵力。” 郗彦点点头:“如此。”沉吟一瞬,又道:“步大人身边可有熟知对岸地势的人?” “有,我随身带来的六人皆对云陵地势了如指掌,正在舱外候命。” 此话落下,步雍等了一会,不听郗彦再语,便转头相望。郗彦手指揉额,目视窗外茫茫雾气,似正在沉思。 步雍暗忖:眼前这年轻人表情竟一直是这样的平静冷淡,饶是自己自持聪明通透,此刻面对他,也不禁心生抓不住一点头绪的惴然。一时忍不住,试探道:“郡王信中说,夺云陵城势在必行,不可耽搁,未免伤亡过重,只能智取。不知元帅有何对策?” 郗彦道:“既是易守难攻的地势,那就先不攻城了。” “什么?”步雍惊讶,和阮靳对视一眼。 阮靳却从郗彦的话语中听出笃定之意,会心一笑,对步雍道:“正如郡王所说,此战不可耽搁。步大人此行也辛苦了,请先回岸上休息,我军这就启程去北岸。” 步雍一头雾水,放下笔,辞行之前欲言又止。阮靳笑道:“我送送步大人。”站起来挽过步雍,将他拉出舱外,轻声道:“今夜必有佳音送到,步大人不必忧虑过甚。” 步雍瞥瞥舱阁,低叹了一声:“也罢,我先回巴陵城。郗元帅但有所需,尽请遣人告知。”就此揖手,下舟离去。 阮靳笑吟吟目送步雍登上小舟,转过身,吩咐把守一旁的侍卫:“传命诸将,中军听命!” . 须臾,诸将齐集帅舟舱中,各自落座。郗彦敲指击案,看着地图,良久不发一言。诸将交换眼色,一时俱有些摸不着头脑。 终是钟晔咳了咳嗓子,轻道:“少主?” 郗彦似这才回过神,望向钟晔:“陆宁此人你可熟悉?” 钟晔须眉微动,沉默片刻,才道:“他原是我身边副将,心机甚深,精于用兵之道。往年与我本是把酒言欢的兄弟。只不过……自十四年前安风津一役后,他开始独当一面,我则被主公调入朝中为官,于是日渐疏远。也是九年前事发之后,我才知他与殷桓竟愈走愈近,已成一丘之貉。” 他言下感慨极深,脸色黯然,郗彦看了他一眼,不再多言。起身指了指地图,对众将道:“云陵城东南战碉环卫,险而难攻,昨夜诸将军商讨的战术看来俱不可行。我们此行南下是为奇袭,需速战速决,如此方能尽快与江夏形成合围之势。本帅思索再三,决定从此刻起兵分两路。钟将军!” 钟晔忙离座道:“末将在!” “稍后大军会在北岸五岭山下趁雾登岸,余舟两百于岸边,你率三千风云骑、另前锋营两千射手,携带剩余五百艘战舰南下洞庭。此雾正午一过必散,你率船队掩江而动。入夜之前,若无我响箭为号,你绝不可驶船靠近洞庭水门五十里内。” 钟晔闻命怔了一会,望着郗彦,缓缓接过令箭,低声道:“末将遵命。” 郗彦转目一旁:“褚绥。” “是!”褚绥大步出列,屈膝候命帅案前。 “大军登岸后,你率中军五千精兵疾奔云陵城下。云陵城东南有碉堡二十座,你只准以长箭相攻,待敌出关,需力敌以挡,若败势刹不住,才可逃入五岭山长壁道。” 褚绥唇角翕动,迟疑好一会儿才憋出话来:“元帅,云陵城中守军可是一万五千人……” “正是,”阮靳插话,笑颜和煦道,“只给你五千兵马,你是不是想说自己会必败无疑?” 褚绥黝黑的面庞一下泛紫,十分为难道:“末将……” “褚将军不必忧思过甚,”阮靳伸手拍拍他的肩膀,忍笑,长叹,“尽力而为吧。” 郗彦面无表情,递出令箭,淡淡道:“接令罢。” “是!”褚绥垂首,双手接过令箭,退至一旁。 郗彦再唤帐下大将韩袭、蒋庶,命道:“五岭山防守薄弱,你二人登岸后各率所部潜入山中,借草木遮掩,伏兵长壁两侧。” 二将得令归座,郗彦回到帅案后,接着道:“褚将军诱敌至长壁后,本帅另率两千骑兵包抄敌后,切断城中与长壁的退路,由此成合围之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