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9节 (第1/3页)
丢人丢大发了。 华珠用被子蒙住了头。 马车又在路上行走了两日,除夕前一晚,抵达了颜府。 原本是要入住提督府的,但自从廖子承解决了胡国战事,朝中大臣纷纷递交折子,请求恢复他的皇子身份。廖子承不愿认祖归宗,皇帝无法,口头承认了他,却始终没有昭告天下。如此,皇帝心中愈发愧疚,得知廖子承要返回琅琊,特地命人大肆整改提督府,势要建成一座皇家庄园。 目前,尚处于整修之中,无法入住。 颜家知道廖子承与华珠来了,上上下下全都忙碌了起来。 颜硕与余诗诗不在,不知二人游历到了何处,二爷依旧在江南当差,也没回来,其他人却是都在的。 一年时间,颜府变化很大。颜宽卸下了家主之位,由颜博继任。封氏也退居幕后,长期陪伴古佛青灯。年绛珠做了当家主母,与二奶奶尤氏一块儿,把颜府里里外外管制得非常妥当。 颜恒之六岁了,请了教习先生学习千字文。 颜慧五岁,懵懵懂懂,也跟着哥哥坐进了课室。 课室依旧在小香榭,与冷柔的院子比邻而居。 听说,前来教习的是位才华横溢的女先生,蜀地人,出自书香门第,祖上曾有一任宰相、三名御史大夫,两年前远嫁至琅琊,奈何天意弄人,女先生的丈夫乘坐北齐商船,驶往大食进行贸易,却半路遭遇风暴落了海。商船不大,死亡人数不多,没引起轰动,却给那些船员的家属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女先生为养家糊口,这才入了颜府教习。 夜已深,老太太与长辈们已经歇下,颜博裹着氅衣等在大门口,一边徘徊,一边眺望。 “说了晚上到呀,怎么还没来?” 一名身着淡紫色绒褙子、梳着妇人发髻、容颜清丽的女子,撑了一把伞过来,罩在他头顶。 “四爷,风大雪大,您进屋坐,我在这儿等,看见提督府的马车了我再叫您。” 颜博回头看了她一眼,眸光微微一暗:“不是叫你没事别到处乱走吗?” 女子低头,红了眼眶,哽咽道:“我这就走,只是看四爷没拿伞,给四爷送把伞而已。”说着,把手中的伞塞到了颜博手上,尔后转身,抹泪,轻轻抽泣。 颜博幽幽一叹,没看她,只问:“曦之怎么样了?” 女子暗淡的眼底光彩重聚,忙又转过身来,笑盈盈地道:“刚吃过奶,睡了,这几天没吐奶了,我估摸着再吃两副药就该痊愈了。”…… “嗯。”颜博紧皱的眉头缓缓松开。 女子抿了抿唇,捏紧帕子,问:“四爷,您……待会儿要不要顺道去看看小少爷?您有阵子没去了,小少爷该想您了。” 话音到最后,渐渐低下去,弱不可闻。 颜博揉了揉额头,眼底浮现起了一抹纠结之色,正欲开口,那边,马蹄与车轱辘的声音琅琅地传来了。 “行了,你回吧!”颜博摆了摆手,丢了伞,兴冲冲地奔向了迎面而来的马车,“哈哈,子承!你们总算到了!等死我了!冷不冷?快下来让我瞧瞧!” 女子躬身,拾起被颜博丢掉的伞,幽幽一叹,转身没入了雪中。 另一边,马车停下,车夫挑开帘幕。 廖子承跳下地,又把华珠抱下来。大半年不见,华珠的变化太大了,送走她时,她尚且是个青涩稚嫩的小姑娘,一转眼,她都成了风韵十足的小妇人。 “哈哈,二妹,你们这婚闪得真快!”颜博笑眯眯地打了招呼,“太忙,没去喝喜酒,真是对不住!” 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拿出一块金镶玉翡翠玉盘,“老古董,前朝的东西,怎么样?我够意思吧!” 华珠莞尔一笑,双手接过:“多谢姐夫。” 颜博欣喜地点了点头,又看向廖子承,大力拍了拍胳膊:“行啊你子承,定国候,皇子,哎呀呀,你小子藏得够深!” 他的力道很大,拍得廖子承微微发痛,廖子承却只轻轻一笑:“提督。” 只承认水师提督,旁的,不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