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9节 (第1/3页)
赵佑婕这是不知道吗? 因为开国那两百年间,国家曾经持续地与辽、金、蒙古进行拉锯战,大家对于“华夏正统”四个字是非常有敏感性的,因此太常寺在恢复礼乐时,严格恪守了商周制度,一门心思给辽金两国狠狠打脸。 那时候“则学”还未出现,儒家还在统治地位,因而孔子的“yin及于商何也”也是被国家严格重视的。 因为这个历史缘故,倘若《大武》出现了商音,便是极其失礼的行为! ☆、第54章 回到两个小时前。 袁丽羽的目光落在已经调好音的琴上,上面贴着一号的标签牌,表示是第一个节目。 而校音手册上,根据第一个节目,已经给出了调式:宫、变徵、徵、羽、变宫。 她只要把琴弦的雁柱统一向左平移几公分,然后把音校准,依然按照宫、变徵、徵、羽、变宫来调好,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赵佑婕即便开场前会习惯性地试音,也不会检查出什么异状,因为音是完全准确的,只是弦变紧了而已。 弦太松,滑音容易滑过头;弦太紧,滑音就不容易滑到位。 . 滑音没滑到位,这个是水平问题,倒还无伤大雅。 但滑到了商音,对于这首商周正制的大雅乐来说,那就是礼仪问题了。一个皇室女孩啊,在如此盛大的仪式上闹出了这样的笑话,将是一生的污点! 而她和赵佑媛的矛盾,必然会因此而升级,查不到调琴的人,她只会对赵佑媛的怀疑和罅隙更深。 何有霖把她安排进这样的朝贡艺术交流盛会,她为此保证不会再给媛宗姬添堵。但是,她可以让比自己更有能耐的人出手啊——比如赵佑婕。 再次确认更衣室不会放置监控之后,她用衣袖隔着手,捏住了琴码。 这里起码摆了上百台乐器,而不同乐器的调音师们随时有可能进出,一会儿还会有工作人员进来搬运调好的琴,她必须要动作快。 ===== 一首《周礼·大司乐·大武》,按商周旧制,共有四个篇章,加起来足有半个多小时。 这半个小时,对赵佑婕来说,是一种深刻的煎熬。因为到现在,才过去不到三分钟,而她已经快要撑不住了。 她的左手手指磨破了一层皮,娇嫩的皮肤上传来火辣辣的痛感。低音区的滑音尤其多,而那里的弦又粗又硬,她把胳膊按酸都按不下去。 她的心理素质还算好,要是换了别的人,发现这样的问题,大概已经慌乱得错误百出了。 在又一次尝试滑音失败后,赵佑婕的心中无比地懊悔——要是没有来演出就好了,要是不登台就好了!至少她现在可以在台下心平气和,而不是在台上生不如死。 . 赵佑媛最初倒是并未察觉到有什么不对,因为她对于这个世界虽然已经了解加深,但很多典故,比如商周之礼华夏正音等等,并不非常透彻。归根结底,她从小生长的环境,让她对于“礼乐”“传统”比较漠视,根本无法意识到其在这个世界的华夏文明中的重要性。 她只是在观赏中听出赵佑婕似乎有些音无法演绎到位,并且脸色越来越凝重,而公主等人的神情,也是千奇百怪。 再回头看一下各朝贡国交流团,他们至少还相对平静一些。《大司乐·大武》毕竟是正统雅乐,而熟稔其中典故的外国人很少。在外国,贵族竞相以熟知中华各种典故为荣耀,可交流团的艺人这种身份就免了。 但至少还是会有人察觉到音不对的问题,流露出疑惑的表情。 赵佑媛悄悄问身边另一位宗姬:“婕宗姬怎么了?” 身边的女孩正是在西沙时获救的,对赵佑媛印象很好,于是不介意在这种场合窃窃私语:“婕宗姬失礼了,她把《大武》奏出了商音,而这首大曲是不允许出现商音的。此乃礼法。” 赵佑媛仔细观察台上,这下终于看明白了——怪道先前觉得赵佑婕有些音无法演绎到位,原来是滑音出现了问题,过于紧绷的琴弦,让她无法顺利表达。低音区琴弦粗按不动,高音区琴弦过细容易断……她陷入了极端的困境中。 现在才刚开始,她能这样坚持半个多小时吗? . 尽管被赵佑婕曾经弄得很不愉快,但这种场合,涉及到国家尊严,哪怕双方老死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