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名媛贵族_第4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节 (第3/3页)

击了。

    不过他并没有对皇后说这些,只温言道:“一切都好,母亲不必挂怀。”

    他挑在这个时间过来,主要是放心不下,如今看着赵佑媛和母亲相处得挺好,于是也宽心了。

    只是转眼,就看到了坐在另一边的王梓清母女。

    赵宣心想,也不知王梓清道过歉了没。这样的场合,他也斟酌着是否要发问。

    .

    王梓清的点茶已经进入了尾声,她点了共六杯茶,除了小皇子外,在座一人一杯。

    前世,宋式点茶法后来随着明朝灭亡而消失,倒是被日本引进,在十六世纪装逼发扬成了“和敬清寂”的茶道。从此日本以茶道大宗自居,忘了这个茶之道艺的本源祖宗。

    不过此间世界的“和敬清寂”又不太一样,至少日本不敢自诩大宗,有中国这个源流在,这个东海岛国永远也抬不起文化上的头颅,这也许也是这个民族千载的刻骨铭心之痛。

    日本什么都可以冠之以道之名,这个道也就显得小题大做不值钱了。但在中国,“道”一字,是神圣而不能随意使用的。从古人的“近乎道矣”,便可得窥对“道”的尊重。

    所以如今世界的茶道,和以前的日本茶道,指代的内涵还不太一样,更偏重形而上。

    文明悠远的中国人认为,茶之道,在于品尝,在于喝的人的心情,在于品茶之中体悟哲理道法。茶是给人喝的,重点不是装逼。想装高大上的逼,中国人有的是途径,但如果纯装逼而遗失了喝茶的乐趣和滋味,那就是本末倒置,是买椟还珠。

    所以这个世界深受中国影响的日本,好悬没走上本末倒置的装逼不归路。

    宋代点茶历经千年,完好地传承并发展了下来,如今味道也调制得越发清爽悠韵。王梓清的茶面,打起的茶花沫子很高,且一直没有消失,足见其水平精湛。

    .

    在递给赵佑媛茶杯的时候,王梓清瞥了一眼赵宣,发现他正看过来,似乎在好整以暇等着什么,犹豫再三,终于低声道:“宴会的事情,对不起。这个算我以茶代酒。”

    皇后正与王夫人和公主闲谈,并没有注意到这边的情况。

    赵佑媛接过茶,闻言一怔,这事情她记得,只是没想到王梓清居然会跟她道歉,再顺着目光看到赵宣,就想起来他在朝鲜时,叮嘱官事厅给她安排的礼仪老师。

    一时间难以说清心中感触,便笑了一下:“没事。”

    .

    赵宣留心着她们的交谈,安静地坐在次座上,抱着弟弟,得体的微笑像个面具一样糊在脸上。看着赵佑媛接受了道歉后,就坐着独自品茶,大概是怕言多必失。

    于是他忽然起身,对着皇后和长柔公主行了歉礼,然后对着王夫人和王梓清颔首。

    “母亲,铭铭困了,我带他出去转转。”

    众人齐刷刷地,传递出了一个中心思想——赵佑铭瞪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睫毛都精神得一根根立着呢,你哪只眼看他困了?

    皇后当然也知道他是托辞,却不点破:“你哄着他好好玩玩吧,这段时间你忙,他好久没看到你了,晚上睡觉天天吵着要见你。”

    赵佑媛没想到,赵佑铭年纪小小居然是个颜控。他居然每天晚上要看着太子才能入睡!

    赵宣看到了她对弟弟肃然起敬的眼神,冲她说道:“媛宗姬也一起来,铭铭喜欢你。”

    这句话相当于是解放了赵佑媛,她感激地从座位上弹起来。

    太子这一声“媛宗姬”,唤醒了王夫人,她若有所思看了他一眼。

    四点过的阳光从坤宁宫的客厅窗户照进来,横亘在赵宣二人和她之间,就好像一道泾渭分明的界线。

    .

    赵佑媛跟着赵宣走出坤宁宫。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差不多是四点半了,盛夏的太阳落得晚,依然可见天空金霞漫布。

    赵宣牵着赵佑铭走了几步,俯下身子,拍拍赵佑铭的头:“铭铭去花园里自己玩去,哥哥jiejie有些事情,一会儿再来陪你。”说完给赵佑铭身后的宫侍使了个眼色。

    赵佑媛心里一突,“哥哥jiejie有些事情”让她心里充满了猜测,赵宣这个人太习惯不动声色,是以赵佑媛完全猜不透这个人心里想的什么。

    宫侍们抱走了还在懵懂中的赵佑铭,太子遣散了周围不多的随侍,御花园里一片安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