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9节 (第3/3页)
不会回袁府的,再有一月,齐国公回来之日,朝廷封赏下来之时,我跟成国公和离后就会搬到那别院住。你们要乐意跟着我呢,就还跟着,要是不乐意,也没事,袁府的大门肯定还为你们敞开。” 她们几人又是互相看了好几眼,吕mama又道:“您这意思是要自立门户了?如今这世道,您一介女流,如何的安身立命?再说这外头的名声,您还要不要了?” 如果说之前袁璐对自己的隐瞒还有些理亏,这时却不得不反驳了,“现在这世道再难,我有爹娘、有哥哥,又不是真的一个人活下去了。且我之前也打听过了,这满京城的望门寡妇也不少,多的是搬出去一个人住的。怎么人家能活,我就不能活了?我要真是那样柔弱的人,这半年来就不可能将日子给过下来!” 吕mama又劝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您现在这样说话,都是想得好,等到时候遇了难处,身边连个帮衬的人都没有。” 袁璐也知道吕mama是为了自己的好,却还是觉得这忠言太逆耳了些。她自问不是软弱可欺的那等人,手上有钱,还能背靠朝中的爹和哥哥,就算是成国公,肯定也会念着这件时间的情分,帮衬一二。她所求的也不多,不过是求个安稳自在,怎么就不能了? 吕mama见她脸色没了笑,就没继续说。袁璐虽待她们和善没架子,也不是那种能让人爬到头上的主子。花mama就打圆场道:“我们这也是为了您好,怕您以后在外头过的艰难了。” 三观不和,袁璐既没办法说服她们,也做不到硬把自己拗成跟她们一样的性子,就摆了摆手说:“恩,我还是那句话,愿意留下的就留下,不愿意的就回袁府。只一句,谁要是敢把我今日的话传出去,我定不轻饶。”她就是怕她们又用自己的好心,去干预她的人生。 吕mama等人便齐声应了“是”,依次退了出去。 ☆、第71章 提议 第七十一章 隔天一大早,袁璐又开始为澈哥儿和汐姐儿屋子里下人的事忙活。 这天恰逢要早朝的日子,辰时刚过,就有个高斐的贴身小厮从宫里提前回来报信了,说是前线又传来捷报,齐国公大破敌军,虏获大量战马,正从边关运回来。 皇帝在早朝上就对齐国公下了封赏,升他做了后军左都督。连带着成国公高斐,也被擢升为中军都督同知。当然这个分到哪个军也是有说法的,齐国公一心想把鞑靼打回老家,后军就是掌管北部国防的。高斐是要留在京城的,中军的位置则是刚好。 大耀历来武将都很难升迁,尤其是三品以上。很多武将一辈子都没能捞到一个一二品大员当当。皇帝是宁愿将职位空缺,将兵权握在自己手里,都不愿意轻易将军权分出去。也因为这样,齐、成两位国公的同时升迁,算的上本朝一件大事了。 对成国公府来说,这就更是一件大事了。 高斐人还没出宫,就先递了信儿,让身边的小厮先回来报喜了。 袁璐正好在老太太的院子里,跟着听了一耳朵,也是跟着止不住地高兴,封赏下来了,多好呀!当时她和高斐约定的不就是他加官进爵之后么。 老太太乐呵地让人给来报信的小厮封了十两银子的喜钱。 袁璐就说:“国公爷眼看着一会儿就该下朝了,我这就去备饭,等他回来了,咱们一起吃着说。” 老太太见她这么积极,就也说:“好,好,你去准备准备,我去给你公爹上柱香,再让人封赏钱,今天咱们阖府上下都有赏。” 两人就各自去忙各自的了。可一直等到午时,都没见高斐回来,袁璐都要以为是皇帝在宫里赏了饭了。 老太太看三个孩子等的也辛苦,就说先吃吧,让厨房准备着他的就好。 就在吃饭才都上桌,碗筷都摆好了的档口,高斐回来了。 老太太一脸喜色,嘴都笑的合不拢了,见着儿子回来了就要拉着他问。 高斐虽然素日也是不苟言笑的,今天回来也是板着脸,可不知怎么,袁璐就觉得他似乎情绪有哪里不对。 高斐也不想多说的样子,只坐到饭桌前,道:“先吃饭吧。”说着就一手托碗,一手拿筷子,自顾自地开始吃起饭来。 他吃的很快,但是不显粗鲁。更像是行军打仗时养成的习惯,只不过他这几天都是不紧不慢的,忽然这样子,倒是有点反常了。 一顿午饭吃的是寂静无声,连三个孩子都察觉到气氛不对劲,都只是埋着头吃自己的饭,连最爱逗趣的澈哥儿,都是老老实实、一言不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