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_第30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2节 (第4/4页)

老五就自旁边接过话头,“前几天我家老爷去了趟东海龙宫,为的就是下雨的事儿,事情办的差不多了。”

    王羲之闻言欣慰颌首,他比莫问大的多,四五十岁的人相对沉稳。

    “王某虽然崇儒尚道,也曾静思推研,奈何天赋有限,始终不得道家神髓,此番见到真人,有诸多疑问要向真人请教。”王羲之说道。

    “倘若贫道猜的不错,先生最想问的当是生死。”莫问缓步前行。

    王羲之闻言面露惊讶,“真人何出此言?”

    “贫道曾拜读过先生新作《兰亭集序》,中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之语。”莫问随口说道,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把生死看成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短寿看成一样也是错误的。这句话表明了王羲之对生死的看重,也能看出他对天道的认知,生死本来就不一样,生就是好,死就是坏。长寿为好,短寿为坏。今生苦,寄希望于来世乃误人之谈。

    “真人窥斑知豹,见叶知秋,实乃天人也。”王羲之语出真心。

    “先生过誉了,先生有何疑问但说无妨,贫道当知无不言。”莫问出言说道。

    王羲之听得莫问言语,垂眉低头,走过数十步之后方才开口,“我们自何处来,会往何处去?”

    “自虚无中来,回虚无中去。”莫问答道。

    王羲之问,“虚无为何?”

    莫问答道,“为原始,为不变,为永恒。”

    王羲之又问,“既然来去虚无,为何于世为人?”

    莫问笑道,“此语若是由僧人回答,会曰‘既然食罢还饿,还食他作甚?’。”

    王羲之笑道,“看来真人亦领教过他们白马非马的诡辩之术。”

    莫问点头过后出言说道,“阴阳相交皆有生克,无有生克则虚无亦无,有生克方得长久,阴阳相交,阳盛则生男,阴盛则生女,世间万物与人间男女皆为阴阳衍生之物,无有衍生之物则天道难显,无有衍生之物则天道不寿。我等皆为阴阳衍生,存于世间只为齐全天道,推动乾坤。”

    王羲之又问,“真人所说乃仙家俯视之言,身为凡人,我等存世意义何在?”

    莫问随口答道,“七情六欲为生存之本,若无七情六欲,与死人有何区别,还活他作甚?忠孝仁义为正身之道,若无忠孝仁义与畜生何异,心不空乎?人生百年,各有归宿,多数碌碌归于虚无,少数凶徒被罚冥司,亦有个别智者参透天道,正身修行,克己复礼,跳出三界,摆脱五行,得以替天行道,得享永生存留。”

    二人皆是聪慧之人,虽然交谈的极为深晦,彼此都能快速领会,故此交谈并无停顿,莫问言罢王羲之又问,“天地人是何关系?”

    莫问说道,“天地便是阴阳,阴阳便是善恶,凡人感天地阴阳成魂,合父母阴阳生人,人性兼具善恶,为善者,寿终之后上善收容。为恶者,寿终之后下恶收纳。善恶不分则归于寂灭虚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王羲之平和点头,人生其实就是一种选择,而上天所做的就是让你出生于世,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你选择了什么,你就是什么。

    莫问闻言点了点头,二人的交谈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王羲之必然有更加深奥的难题等他解答……

    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子化胡经

    莫问点头过后,王羲之没有立刻再问,行走两三里之后方才再度问道,“外邦教派的佛与菩萨是否真实存在?”

    莫问闻言眉头微皱,王羲之问的这个问题极为敏感,当下大部分道人都将佛教的佛和菩萨当成子虚乌有,但他却清楚佛教的佛和菩萨是存在的,短暂的沉吟之后,莫问点头说道,“确实有之,而且他们亦有神通威能。”

    王羲之听得莫问言语并未感到惊讶,随即又问,“佛为何物?”

    莫问说道,“天玄地黄,宇宙洪荒,先生当知道这天地之间并非只有华夏一脉,还有诸多外族蛮邦,三清执掌且只掌华夏之事,外邦生灵自有外邦神灵管束,那佛教的佛与菩萨乃外邦神灵。”

    王羲之闻言停了下来,莫问随之止步,只见王羲之转身冲他深深稽首,“真人有如此博容胸襟,何愁道统不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