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8节 (第2/4页)
大营,安抚手下的人马,随时准备和大秦进行一番厮杀,而赵晚春被惊吓到,北堂谚好了,她却病倒,发高烧说胡话。 “小姐,麦冬伤势好转,今年也接她到沛水服侍吧。” 于嬷嬷走在青璃的身后,思索片刻,还是决定开口。前段时间,麦冬总是偷偷出府,回来身受重伤,一直在平阳调养,眼瞅进了腊月就过年了,麦冬一个人留在那边,也没有熟人,过年也够孤单。 “恩,等回头记得给商队的领队送信。” 才两个月,青璃的生意已经开到沛水,这边玉器铺子生意一般,粮店生意火爆,她的铺子支持以物易物,用rou食替换粮食等,有半个当铺的性质,这样能变相赚取银子。 商队在北地的几个城池往返,把每个城里的特色运送到周围城池,赚个跑腿的银子,聚少成多,也是一大笔。 前面巷口就是沛水的劳务市场,很多工匠们已经等候良久,周围乱糟糟的,有穿着体面一些去挑人的主家,会很快被围上,大家争先恐后地自荐,都想在过年之前赚一笔。 青璃完全可以找城北大营的士兵来帮忙,不过最近军情紧急,随时有可能爆发大战,她怕耽误士兵们的训练。大秦的男子身体强健,做活麻利,人工也比大周便宜,做一天活只需要给十个铜板。 “这位夫人,咱们不要铜板,用猪rou,羊rou或者粮米都成,咱们兄弟出来做活儿,就是给年夜饭加一道菜。” 一个人高马大的憨厚汉子搓搓手,天冷,他的棉袄开了口,里面钻出来纠结成一团的棉花,看起来家里的日子过的不算好。 和他一起的还有七八个汉子,都是他的亲兄弟和堂兄弟,一大家子没分家,出来找活干。一般人家用人只要一两个,这些人想在一起不分开,眼瞅着周围的人被看中领走,兄弟几个急得抓耳挠腮。 “是啊,咱们指定能把活儿做好的!包您满意!” 几位兄弟一起点头附和,然后尴尬地不知道说什么好。 青璃见兄弟几个人嘴笨拙舌,觉得为人还算实在,她点头应允。院子终究不是自己家的,不用太精心,只要大体上过得去,毕竟要住上一个来月。 把人领回到院子,青璃这边提供材料,兄弟几个开始忙活。青璃观察了一上午,点点头,人没白找,干活手脚麻利,能吃苦。晌午歇息的时候,她这边提供了点心茶水,几人分吃了两三块,剩下的用油纸小心包好,想要带回去。 闲谈之中,青璃得知,在大秦偏远的山村,一向都是男多女少,所以几个兄弟娶共妻比比皆是,亲兄弟共三人,只娶了一个娘子,生了两个小娃。 这种情况在大周偏远的地方也有,不是因为男女比例,而是汉子家里太穷,是娶不上媳妇儿的,倾尽举家之力,勉强能凑够一人的彩礼,剩下的只好打光棍,索性不如娶一个女子,兄弟间共用。 有两个小娃,那么孩子是谁的?青璃抽抽嘴角,这是个严肃的问题。 下晌,青璃离开小院,回到城北大营。昨天收到京都来信,水零黎已经到达,现在肚子和皮球一样,正在待产,找太医请脉看,都说是个男胎,白家老祖宗笑得眯缝着眼睛,对她多有照顾。 北地连续大捷,让京都形势日趋稳定,因此淳于家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很多官员见皇上迟迟不下旨赐婚,全部盯上了新任京兆尹莫子归,如此青年才俊,有实权,手底下还有十万京都城防军,背后靠着淳于家这个大靠山,就算冒着被皇上看不上眼的危险,也要争取一番。 最近,京都官家千金频频开诗会,赏梅会,有那胆子大的,堵在京兆尹衙门门口,前几天闹出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一位官家千金丢了荷包之后,跑到京兆尹衙门口击鼓,想借此机会见莫子归一面,却被他以扰乱衙门秩序为理由关进大牢。 一时间,京都百姓们众说纷纭,本来衙门口击鼓是为有冤情的人设立,你今儿丢只猫,明天丢个荷包就去击鼓,那衙门的捕快不用干别的了,从早到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