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6节 (第4/4页)
的书,极品血玉极其罕见,可见那个村人祖上定是曾经显赫的,不然怎么又如此珍贵的东西,不过一般人不认,因为里面有血丝,会认为玉佩中的杂质,被人当做劣质玉来卖。 “只是记得看到一本书中提过这个传说。” 如果是极品血玉,那就是赚到了,若是不是也没关系,李墨轩觉得自家小妹不会在乎这些,只要是他送出去的,代表心意的东西,她都会欣然收下,如果以后他发达,在补上更值钱的礼物。 ------题外话------ 可能有错别字,我明天审核一遍。 路痴莲在大北京的血泪史啊,打车堵车,地铁一共四站路,倒3次,从7号—5号—1号线,在地铁站里跑上跑下坐车,就要折腾半个小时,你们一定会问我怎么不走过去,因为我真的找不到,真心的跪了,呜呜 ☆、第033章 龙凤 一转眼就到了七月十五,也就是民间传说的鬼节。 青璃早早地起身,穿上一身比较素淡的衣裙,挽起的乌发上插着一根玉簪,看起来清凉,炎炎夏日,太繁复的衣裙有些累赘,走上几步路,汗珠子流个不停。 近几日平阳城气候相对要正常一些,时而晴,时而雨,已经到到了农忙时节,无论是莫家村的和族人和家里的佃户都开始忙碌起来,每日里守在田间地头不敢大意,众人在祈盼新粮种所带来的惊喜。 由于前段时间平阳高温干旱,地里的庄稼遭了殃,接着又是鸡瘟,传染病盛行,给百姓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好不容易抓到一个祭奠先人的节日,就算是家里穷得叮当响的百姓们,也会节衣缩食准备几样小菜,酒水去祭拜先祖,也是为了祈福,得到庇佑。 平阳城里近郊的一家道观是叫玉龙观,是整个北地最大的道观,天才蒙蒙亮,东边刚刚泛出鱼肚白,已经有成群结队的百姓们提着竹篮,在道观的门口等候。 婆媳二人早上没有用膳,按照文氏的意思,今日既然是祈福,就应该早早赶到才好,另外斋戒三日,每日以素食为主。青璃积极响应,心里暗暗叫苦,她无rou不欢,要是吃素三日,见到荤腥,眼睛都能冒出蓝光来。 紧赶慢赶,总算在天刚亮的时候到达道观,这会儿门口人来人往,穿戴整齐,表情凝重而肃穆。 青璃的马车进门之后立刻有小道童过来迎接,说了一些道观平日里能做的法事,悔罪祈福法会,放生*会等,这些传得神乎其神,只要常来祈福做好事便可延年益寿,荫泽子孙后代,福寿康乐,平安吉祥,她想,这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已。 玉龙观不同于佛教的玉塔寺,进门之后,周围大大小小都是华丽的殿宇,修得极其气派,每个殿宇门楼很高,有个别的还是二层小楼,在一片林中若隐若现,景色幽雅,四周有大量的碑记,上面细细刻画道教特色的图案,如灵芝,仙鹤,八卦图,青璃还是第一次来这样的地方,难免要细细打量一番。 “小璃,咱们就添上一百两银子的香油钱吧。” 在一所正殿前面有一个大大的功德箱,有些人从这边路过,都会多少投进去一些,寻常百姓就给上十个铜板,大户人家小姐夫人们都是青一色的投上荷包,青璃身上没有银子,她对文氏点头服从,给于嬷嬷使了一个眼色。 添完了香油钱,从正面殿宇走出来一队穿红色绸缎长衫的道士,这些人涂脂抹粉,脸颊上海特地画了红脸蛋,为首一个道士手上拿着八卦图,身后一群人跟在后面念念有词,一旁还有人配合敲锣打鼓。 青璃是个局外人,她冷眼旁观,听不懂这些道士的诵经之词,也看不懂每个动作代表什么含义。周围的百姓们都在认真等待,没有一个人窃窃私语地闲聊。 一场法事繁琐,其中诵经,掐诀,就进行了将近两个时辰,接着众人对着中间的祭坛下跪祈福,这么一折腾,就快到了正午时分,大太阳烤在身上,青璃额角边上流淌着汗滴子,她现在恨不得马上回到马车上去休息。 好不容易做完了法事,其余百姓们到各个殿宇祭拜,道观这边给募捐香油钱多的人提供一份素斋,其实就是几样点心,味道还不错,青璃喜欢其中一样花生饼,外面是酥皮,里面是芝麻花生白糖馅,她快饿得前胸贴后背,所以吃起来很香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