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1节 (第3/4页)
聚,开上几坛子好酒。 这次莫如湖和刘氏回程,青璃怕有意外发生,特地请了城北大营的士兵们护送,这些士兵早早地起身过来,还没用早膳,青璃怕几个人路上饿,做了凉的酱rou饭团,又给几十人每个人送了一个便携式军用水壶,防止路上口渴。普通的水袋,竹筒装水,没有这样的水壶方便,途中遇见小河,把水壶放进去一舀就好。 “一会儿天就亮了,咱们就先行一步,多多保重。” 莫如湖最后嘱咐了几句,这才上了马车,青璃站在院子门口,听着清晰的马蹄子的声音,看着背影越来越远,她这才转身回去。 一会儿公公淳于老将军出发回沐阳,为了说服他坐马车,青璃使尽浑身解数,答应无数不平等条约,别看他平时严肃,但是是个非常有趣的人,和小孩子一样,需要人哄着。 海参,鱼干,好酒,装了一马车,淳于老将军有个小心思,表面上答应青璃坐马车,实际他想用马车来装货物,能多装点回去,他若是坐进去,空间就变得小了。 青璃无奈,只能在马车上面做了几个储物柜子,节约空间,装了一批比较轻便之物,改了几次,总算让公公点了头。 “你爹就是这样,这次算是随了心。” 文氏已经被淳于两兄弟哄好,现在好像有了活下去的愿望,整个人都看着轻松了,这几天情绪不错,可能是和淳于老将军长期分离,每次见面有喜悦之情,分开却没有特别的哀伤。 “好了,我也该走了,璃丫头,这老婆子就交给你照顾了。” 淳于老将军开着玩笑,让周围几个侍卫差点掉了下巴,自家将军多么严谨的一个人,竟然能说出这等话来,堂堂护国将军夫人,被称为老婆子。 “老头子,你走吧,小璃孝顺,家里的事情不用cao心。” 这种称呼是民间的叫法,对于文氏来说,有些新奇,难得的是,抛离京都礼教的枷锁,她说得很顺口,其实转变,并没想象的难。 “爹,您怎么只记得娘,还有我们和大哥呢!” 以前,淳于两兄弟对爹爹有一种又爱又怕的情绪,退避三舍,如今相处了一段日子,慢慢了解做爹娘的苦心,二人假装抱怨,实则打趣。 “你们两个混小子!老实的听话,不然等我回来,用鞭子伺候!” 淳于老将军表情凶狠,但是眼眸中带着笑意,以前总觉得家里四分五裂,现在新媳妇进门,突然有了家的感觉,这是他第一次觉得自己老了,想要从战场上退下来,回到京都含饴弄孙,过自在的日子。 众人在一起告别,临走前,青璃顺着马车车窗里塞进去一个布包,淳于老将军以为是吃食,到了路上才打开,立刻一惊,里面是一颗极品人参,关键时刻可续命,这种极品货,就不说本身的价值,任何一个人都想得到,他突然心里受到很大的触动。 极品人参?空间里就是萝卜白菜一样的存在,其实还有更好的,但是总拿出去就不值钱了,也会让人怀疑,所以青璃很少把东西送出去,只有在关键时刻拿来用。 文氏疑惑地看着青璃的动作,“小璃,你给你爹带了什么好吃的,怎么还瞒着娘呢?” “娘,您也有份啊,以后就知道了。” 青璃拉着文氏的胳膊,故作神秘地眨眨眼,两个人一起嬉笑,挽着手臂亲热地回到院落。这个时候天光大亮,院子里早起的下人正在忙碌着。 最近高温,为了防止府上的下人受到伤害,青璃做出了轮换机制,正常上工半天,之后可以休息,防止中暑。 早膳才摆上来,天热家里人没胃口,几乎都是冰粥配着凉拌菜,青璃偶尔吃点虾饺,小馒头,光靠粥根本吃不饱。淳于两兄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比较能吃,每天晚上要加上一大碗凉拌面才好。 “今儿真是良辰吉日?怎么都要离开呢。” 文氏叹了一口气,放下筷子,优雅地用帕子点了点嘴角,她面容慈爱,看着两个狼吞虎咽的儿子。一个做娘的,怎么可能不明白儿子的心理,一定是青璃去找了他们,不然二人不会特地从新兵营回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