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4节 (第2/4页)
小伙伴能吃到,他早就馋了。于是,用力挣脱出来,一脸天真地问,“叔叔,你说的是真的吗?” “狗子,不就是松子糖吗,娘给你买,还给你买糕饼吃!” 妇人焦急地很,狗子看到的没准就是凶手,在官府没有定案之前,那人万一要回来报复怎么办,想到此,妇人真是越想越害怕,又不敢得罪官差,只能加大诱惑力度。 可惜狗子不领情,他迈着小短腿跑到官差的身边,回头对着他娘招手,“娘,我知道咱家没有银子,还得给我爹买汤药喝呢。” 狗子娘哭笑不得,心疼狗子懂事,又怕狗子看到的真是凶手,她想说什么,此刻已经来不及了,狗子正在和官差认真描述那人的模样。 个子不高,有三十来岁,胖胖的,穿着一身黑色绸缎棉袄,手里拎着几个礼盒。官差听罢之后,又把室内的几个礼盒拿出来,让狗子辨认。 “一个小娃能知道啥啊。” 于嬷嬷给青璃披上披风,站在一旁自言自语,这些礼盒都是老字号出的最高档那种,一个礼盒至少几两银子,小娃家的条件,怕是没见过这么好的,而且才五岁,也不识字。 “到也未必。” 有时候破案的关键,恰恰是因为一个小细节,就好比这礼盒,盒子上面有被漆了鞭炮的样式,还有一个“福”字,就算再不识字,这个每年都要贴出来的“福”肯定是认识的。 官差很专业,问题详细,没有青璃插嘴的地方。赵知府还没有过来,她转身想回到马车上,这时候,街角传来响亮的马蹄声,淳于谙骑着一匹大头大马,居高临下,从马上一个利索的翻身,大步来到青璃面前。 “你怎么来了,得到消息了?” 青璃正要上马车,她顿了顿,迎上前走了几步,小声地道,“冬梅和他的夫君被人杀了,我发现的。” “我知道。” 淳于谙一脸风霜之色,眸光深深,他仔细地看着青璃一眼,嗓音低沉地道,“上马,跟我回城北大营。” 晚膳之后,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这条平静的弄堂里,站着周围的住户,大家不知所措,还有点恐惧,寒风呼啸怒吼,灯笼忽明忽暗,为这个夜增加了一点悲凉的气息。 官差问话完毕,把狗子和他娘送回家,非常人性化地安慰母子二人,这几天官府的官差会在此地把守,也有城北大营的士兵,他们的安全无需担忧,而且那个上门的客人,也未必就是凶手。 周围的街坊邻居脸色惶恐,大家似乎想开了一些,只要没抓到凶手,他们晚上会担心的睡不着觉,关于冬梅家的一些事,你一言,我一语,有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全倒腾出来。 青璃正要上马,等待了知府身边的嬷嬷,二人打过照面,彼此相识,嬷嬷过来低声回禀,大年三十这一天正是府上忙乱之时,下人们各自有活计要忙,没有谁说谁出了府门来冬梅这里。 那边,去冬梅夫君本家大宅询问的官差,来回来一个管家。管家神不守舍,被这个突来的消息吓得不轻。庶子被赶出了本家,只得了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作坊,不过是家里的九牛一毛,后来听说他发达了,娶了知府千金的贴身丫鬟,大宅那边还怕庶子咸鱼翻身,跑还回来抢夺财产,所以能不联系坚决不联系。 问来问去,没有新线索,青璃让于嬷嬷回到新宅去,她和淳于谙一起回到城北大营,刚进了小院,二人下马,淳于谙立刻握住她的手,感受到一片冰凉的寒意,“这种事情交给赵知府处理就好。” 言下之意,青璃不应该跟着凑热闹,这么冷的天,站在外面一会儿就会冻得僵硬,怕她染上风寒。 “毕竟是我第一个发现,按照惯例,官差要找我问话。” 进了偏厅,炉火旺盛,青璃搓了搓手,感觉自己恢复了知觉,她的手已经被冻肿,手指关节弯曲不太灵便,淳于谙看到之后,默不作声,心疼地用宽厚的大手,握在她的手上。 这次来偏厅,发现旁边的位置,多了一张三人座的沙发,上面铺着厚厚的皮毛垫子,沙发旁边还有一个小几,青璃迫不及待地坐在沙发上,脑袋靠在淳于谙的怀里。身下的皮毛松软,很暖和。 冬梅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