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3节 (第3/4页)
一遍,现在车夫已经去衙门通知,在官差来之前要麻烦士兵守在这里等候。 隔壁的人家有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胆子很小,见到城北大营的士兵们包围了胡同,吓得颤抖的身子,一脸的哭意,结结巴巴地问,“这,这是咋回事?” “出了人命案,就是你家隔壁的香油作坊。” 如果说是年三十晚上发生的命案,隔壁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没听到,所以也是重点要排查的对象,那妇人一听,瞠目结束,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似乎不相信,“人……人命案?” “恩,小两口被杀在偏厅。” 于嬷嬷听见青璃的描述,补充了一句,那妇人顿时觉得天旋地转,差点晕过去,哭道,“我的吗啊,怎么得了啊,隔壁出现凶杀案,那就是凶宅,晚上还不得闹鬼啊!” “这是重点吗?” 于嬷嬷翻了一个白眼,非常气愤,人都没了,不关心几句,竟然跑偏,说什么凶宅的问题,她恐吓道,“你家也是怀疑的对象!” 妇人整了整衣摆,深处手指指着天,哭嚎着,“天地良心啊,那隔壁是个新嫁娘,就在成亲那天给我们街坊邻居发过喜饼,然后我们回了几个鸡蛋,就没别的来往了!” 妇人让青璃和于嬷嬷进了院子,指着两家的院墙,上面也浮着一层雪,“他家是个作坊,有库房,所以院墙高着,在我家根本看不到她家啥情况。” 妇人家里有正屋三间,两旁只有三间低矮的柴房。靠近冬梅家的院墙很高,而与另外一家的院墙很低,也就到青璃的脖子处,那边院子站了一大家子,老老少少,正在往这边张望。 “于嬷嬷,你先去给将士们熬上姜汤,多放点姜,不够马车小几的柜子有。” 青璃对着于嬷嬷摆手,这时正房走出来一个睡眼惺忪的汉子,见到青璃揉揉眼睛,搞不清楚状况,这不是少将军的未婚妻莫家小姐,怎么跑他们家了。 “牛子,隔壁香油作坊那家两口子,被人杀了。” 妇人抹着眼泪,不停地哆嗦,哭着道,“到底谁那么狠心啊,多亏院墙高,你说这大过年的……” “什么时候?” 男人要镇定很多,他对着青璃抱拳,问道,“莫小姐,这是啥时候的事啊?小人薛牛,是威远镖局的镖师。” 提起威远镖局,青璃不陌生,两家经常有合作,而且这个镖局信誉不错,自家堂姐夫也是镖师,所以青璃客气道,“目前还官府的人还没有来,要等仵作验尸过后才能知道。” “大年三十那天上午,我还见到了人。” 威远镖局经常要到各地走镖,薛牛大年三十那天早上,赶了一夜的路,这才回到平阳,经过胡同的时候,看到那家的庶子出门,手里还提着一个小瓶子,见到他,二人打了招呼。 平日里,两家是邻居来往却不多,因为他不在家,家里就她媳妇一个人,轻易不出门,他还有一个小子,已经十五岁,跟着师傅在凤阳城学打铁,那个老师傅没有亲人,独身一人,儿子带口信回来说,今年想和师傅一起过。 原计划是他和媳妇也跟到凤阳过年,不过年前有一趟要紧的差事,给的银钱多,镖局里人都不想去,他为了多得银子,就接下活计。 大年三十早上见到了人,约莫晌午的时候,还听到隔壁门打开的声音,那会他在院子里劈柴,也没留心。之后隔壁有没有动静,他也不记得。 “晌午吗?” 青璃点点头,为妇人,“你想想看,有没有什么印象?” “小姐,我一个妇道人家,素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怕地痞流氓得知我男人又去走镖了。” 妇人言下之意,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也没有关注过邻居家。这个说辞倒也合理,毕竟院墙太高,年三十年夜饭的时候,四周都是鞭炮声,万一发生凶杀案,也听得不是很清晰。 除了可以确定人在大年三十早上还活着,没得到一点有用的消息,镇上不比村里,年三十都在院子里,很少有人出家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