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7节 (第3/4页)
上了大官,那个时候,也造福百姓有很多建树,在他管理的地方,已经取消了活人祭祀的风俗,依然风调雨顺,为百姓津津乐道。 “麦冬,你看着处理吧。” 青璃靠在马车上,叹了一口气,这样的事情,在大周已经不算是新鲜事,人们愚昧,迷信,对祖辈流传下来的东西,深以为然,也是因为这样,才缺乏创新,永远都是老一套,社会制度闭塞,祖传的手艺都是传家宝,没有人愿意拿出来共享,就是种地这样的小事,那些老庄稼把式有经验也不愿意教导别人,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妇人跪在桥头哭天抢地,青璃不忍再看,她手上握着拳,其实她能做的很少,能干什么呢,给那妇人一笔银子?有用吗?银子买不来她的孩子,也不会让那颗绝望的心温暖一点,只能希望龙凤胎活着吧。 桥上允许通行,自家的马车顺利过桥,马车在雨里,行进的缓慢,一直到掌灯时分,还走在荒郊野外,看来今夜只能找一户人家夜宿。 “璃丫头,咱们看看,找一户人家,我们宿在马车里面就可以,找个院落大的停进去,等明日一早咱们就起程如何?” 大伯娘大刘氏因为下午的一幕,脸上也带着愁苦之色,都是善良的庄户人家,大伯娘还为没有帮到忙深感愧疚,心里很不是滋味。 “恩,就这么办,雨天太凉了,想吃点热乎的。” 青璃点头应允,众人来到一个村落,找了院子最大的一家,不过这家人黑着,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住人。 “有人在家吗?有人吗?” 麦芽打着油纸伞下了马车,拍着门板,片刻之后,里面应答一声,“有,是谁啊,等一下。” 约莫过了一刻钟左右,里面才有人应答,一个妇人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打开了院门,见到好几辆马车,吓了一跳,“这是?” “大姐,我们是路过的,因为下雨天马车行走缓慢而没能出城,想要在您家借宿一夜,不用担心,只要能腾出一间屋子给车夫住就可以,我们会宿在马车里的。” 麦芽口齿伶俐地解释,自家只是路过的,她看妇人太过紧张,就怕把自家人当做坏人。晚上好歹进一个院子,也能安全一点。 “哦,那快进来吧,只是我们农家,真是啥也没有呢。” 开门的是一个约莫二十来岁的妇人,等马车进了院门之后,偏房也亮起了灯,一个小丫头揉揉眼睛从里面探出脑袋,喊着,“娘,谁来啦!” 小丫头嗓音清脆,青璃一听,这好像是在桥祭的时候遇见的小女孩,还直白的告诉她不懂不要乱说,可真巧,竟然在这里碰上。 “咦,你不是那个有钱的漂亮jiejie吗?” 小丫头蹦蹦跳跳地,正想跳出门,发现外面下了雨,身子又缩了回去,在门口处张望。 “二丫,不得无礼,见到客人怎么能没大没小的。” 妇人搓搓手,一脸紧张之色,看穿戴走是有钱人,怎么跑到她们这边来了,穷乡僻壤的,孩子爹也不在家,只有年迈的公婆,二人耳朵不太好,睡觉沉,这才没听到动静。 “没事的,这小丫头挺活泼的。” 青璃摆摆手,表示自己不介意,麦芽又和妇人商量,可否借用厨房,妇人的男人不在家,出门做工还没回来,车夫在家里借住不太方便,不过妇人家的邻居被惊醒,说家里有空屋子,可以收留车夫一晚,只要不嫌弃简陋就好。 做饭的事,交给了于嬷嬷和麦芽,妇人家里条件窘迫,米缸里面也没有多少糙米,只有一些玉米面,青璃突然奇想想吃玉米面饼子,大伯一家也没有意见,众人都说好久没吃过,到时候把自家上路带着的白米给妇人家。 “二丫,来,上马车陪我说会话。” 青璃见二丫机灵,也很讨喜,就不计较这小丫头说的那些话,让她上了马车。二丫听话地从房间出来,上了马车之后,顿时觉得眼睛不够用了,看什么都稀奇,车壁上还有油灯,坐垫软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