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1节 (第4/4页)
就算吃的撑也不能说“不要”,要说“有了”。 还有很多的禁忌,禁忌大声喧哗,以免惊醒恶魔;禁忌照镜子,以免见“恶魔”;禁忌将灯油泼地,倘若油味冲淡了酒味,“恶魔”便会醒来,导致祸害接踵而至;禁忌打碎器物,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 现代城市里的除夕已经没了这么多的说道,同样过年的气氛也淡化很多,只是在除夕夜的时候才能看到焰火划过天际,有时候还有消防车的轰鸣,不知道哪里着火。 在莫家村,放鞭炮也是要看着的,村民们不会寻找干枯的柴火垛子旁边放鞭炮,这防火意识还是很强的。 “子喜,东娃,你俩只能放溜溜花,还要离柴火垛子远一点,让你们大哥带你们去,知道吗?” 奶李氏还不放心小娃,反复的叮嘱,看到大哥莫子归也跟了出去,青璃根本不担心,只是想到年后他要离开,心情还是暗了下。 “看看,我这双新鞋,是彩云做的,这手艺真不错,脚底穿着软和,纳了很多层,可是力气活。” 奶和众人炫耀她的新鞋,新衣裳是青璃家买的布料和棉花,大伯娘给做的,暗红色的绸缎袄子,上面还带着寿字纹,爷爷是新袄子也是同款,却是蓝色的。 两个老人都和小孩子一样,炫耀着新衣新鞋,二伯娘回来的晚,也在年前赶制了几双厚厚的棉袜,让爷奶心里熨帖的很。 家里的人都穿上了新衣裳,往年就算是粗布也是没有银钱置办新衣裳的,今年年景好,家里人不只都添了一套,也都喜滋滋的。 大伯二伯和自家爹聚在堂屋里,说着年后开饭铺的事,过年之后就要去整理一下,原本的铺子不用做太大的改动,但是需要清扫一下,置办上一些新桌椅,在旁边的屋子开上一个窗口,卖上一些可以带走的吃食。 张大娘的酱香肘花做的不错,自家考虑加上一道熟食,天暖和可以卖些打包带走的烧烤,同时也卖自家腌渍的辣白菜和腊肠。 “那腊肠是怎么做的,里头放糖了吧?我觉得甜口的比辣口的好吃。” 甜口是广式腊肠,肥瘦比是瘦rou七,肥rou三,蒸上一根切片吃,里面还带着油花,干干的,就算是夏天也能放一两个月,价格不算多贵,也可以切片炒菜,炒土豆片,炒豆角等都好吃的不得了。 “还是辣口的香,这冷天吃点辣的,胃里头热乎。” 大伯和二伯口味不同,二伯不太喜欢甜食,更喜辣,对着腊肠也是赞不绝口。 “我和你们娘早上就喜欢吃点辣白菜和糖蒜,配粥,热乎乎的喝上一大碗,切半个咸鸭蛋吃就好,别的菜都可以没有。” 爷奶上了年纪,最近在镇上基本天天有rou,已经不馋rou了,偏爱清淡一些的。 “咱家也要做出几个特色菜,二嫂在大户人家当灶上娘子,应该有点拿手的吧?” 爹莫如湖觉得自家的铺子地点不错,只要东西价格合理就成,最重要的是有点自己的特色菜能站住脚跟,大酒楼有大酒楼的好处,虽然可以卖的贵,但是要请不少伙计,来的也都是大户人家,得罪不起,也cao心,小饭铺有小饭铺的优势,干好了一样赚钱。 “别的我不敢说,你二嫂做油饼绝对有一手,以前我就想,等我们积攒点银子就回到镇上摆摊卖油饼,她做的一层一层的薄的很,还劲道,我们主家最喜欢她这手艺!” 二伯提起吃食来,红光满面,满脸的自豪,孩子娘做的油饼在凤阳城大户人家都有名气,还有不少丫鬟婆子过来讨好,也想学这一门手艺,但是就是学不出来,主要揉面的力道上控制不好。 “我们家璃丫头最喜欢用油饼卷酱rou吃。” 爹莫如湖听到后,也笑了下,还看了一眼稳当坐着听声的青璃,“这丫头能吃的很,上次自己吃了一大张饼,我和她娘吓了一跳,就怕她积食。” 青璃听到爹爹说自己,也尴尬的笑了一下,虽然本质上不是小娃,但是吃货总是对好吃的格外的热衷,上辈子她最喜欢吃的就是东北的熏rou大饼,用油饼里的层夹着熏rou,放上点大葱,刷上一层甜面酱,那滋味,吃过以后很多年都忘不掉。 “这回她二伯娘回来,以后可不愁没大饼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