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8节 (第3/4页)
下十几天,家里忙的团团转,都要cao持起来。 “四小姐,还是村里好,真真热闹!” 最近家里人都到齐了,小弟子喜和东娃每天的疯玩,不是去莫子山家看雕刻,就是去大伯家看鸡鸭和猪,比在镇上还欢实,两个小娃不怕冷,每天都是欢笑声,让小姑也是见天带着笑脸,平日两个小娃都跟着小姑在一起,换了粘人对象。 “是啊,不过咋把你爷爷丢在镇上了。” 青璃没想到二妮非要跟着回来,在镇上过年也很不错,有张伯张大娘和林风澈,她爷爷王老汉,也不会太冷清。 “我和我爷爷说了,我来村里呆几天伺候小姐,等到快过年我在跟着富顺哥的牛车回镇上。” 二妮笑的一脸天真的说道,“听说四小姐的大堂哥要成亲了,我也想过去看看呢,不知道和我们那边一样不一样。” 二妮虽然有点实心眼,但是她来到莫家村之后,青璃成了直接的受益者,这丫头的对厨艺有很高的天分,青璃说一些吃食,在指导指导她就能做出来,不但模样好,味道也不错。 青璃提了几样吃食,例如江米条,二妮做的很好,每一条都很匀称,过了油炸之后滚上糖霜,一点都不油腻,小弟子喜最爱吃,说是比镇上糕点铺子做的都要好。 在发现了二妮这个优点之后,青璃就和二妮霸占灶间的一个灶口,两个人每天都在研究怎么做好吃的,连以前青璃在现代常吃的怪味花生,香酥花生,麻辣花生,挂霜花生,花生酥全部都做了出来,而且好吃的不得了,送到大伯家一部分,结果第二天大堂哥亲自上门来讨要,说做的太好吃,爷奶都把这个当成了零食。 反正家里的花生多,青璃空间里也不缺这个东西,她就提议多做上一些,到时候去镇上卖。 腊月里基本上每天都有大集市,在附近的村口,镇上都有,百姓们勒紧护腰带一年,到了过年的时候都格外的舍得花钱,这种小吃食在过年的桌上必不可少,来了亲戚朋友串门,都是要抓一把的,畅销的很。 爹也忙碌起来,裁剪了不少红纸,带着大哥,三哥还有李墨轩三个人一起写对联和福字,二姐忙着打络子,青璃看就自己没事,抓紧时间打络子做绢花,小姑忙着帮家里人做衣裳,崔奶奶和娘整天倒腾着新菜,每个人都显得忙忙碌碌的,唯一两个清闲的娃,就是小弟子喜和东娃。 “四小姐,明天就是腊八了,今儿晚上是不是要熬腊八粥?” “恩,腊月初九咱家就去赶集,你那花生多做些,我怕不够卖,就算卖不完咱自己也可以送人。” “我晓得。” 二妮初到凤阳城对一切都很好奇,她家那边腊八都要做菜粥的,用青菜混合在一起,这边这个时候不长菜,难怪都说是苦寒之地。不过腊八粥却更讲究,要用小米,江米,花生莲子,条件好些的还放上一些板栗仁,核桃,果脯等等,看着各种颜色,很丰盛。 青璃对这个时代习俗不了解,但是讲究很多,娘从进了腊月就开始念叨,每天都在忙个不停,包着豆包,说这些要吃上一个月,有崔奶奶帮衬,还好上一些。 大伯娘已经好几天没有上门,过几天大堂哥莫子冬就要娶新媳妇,她还在忙着蒸馒头,花卷,这两天还要杀猪宰鸡,就为了办上一顿好席面,绞尽了脑汁,就因为大堂哥之前被退婚,这也一直是她的心结,做爹娘的可是牟足了劲头。 腊八一大清早,青璃在自己屋里都闻见腊八粥的香味,昨夜小火慢慢熬了一夜,今天喝起来暖融融的,可是自家人却不能先吃,要放在碗里给相熟是亲人和邻里。 青璃家的几个人基本都出动,给大伯娘家,莫六婶家,族长家,还有邻居王大娘家等几个相熟的人家,也收到了同样的回礼,大家都放在一起,还在品评,谁家做的好,谁家用料多,谁家是偷工减料糊弄的。 青璃家的食材是最舍得的,但是她觉得因为东西放的太多太杂,反倒不如莫六婶做的好吃,那一碗都被她差点吃了干净,还是娘刘氏制止,说是剩下的一些要抹在树枝上,柴垛上,篱笆等地方,用来祭祀五谷之神。 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