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7节 (第3/3页)
莫青菊拍着小胸脯,脸色还有些发白,她觉得自从上次上香回来遇到劫杀那档子事,现在胆子大不少,可还有些后怕。 “怕什么,堂姐,大不了我们就全买下好了。” 青璃倒是无所谓,反正羊毛都出在羊身上,拿从许记顺来的钱财买许记的东西。只不过着次节外生枝,没有给她太多发挥的机会。都说官大一级压死人,真是这个道理,看到掌柜的见到春儿jiejie的舅母就立刻变了嘴脸,这要是有个官家的亲戚,完全是大树底下好乘凉。 至于那个倒霉的伙计,就自求多福吧,谁让他有那种想法,本来就应该得到教训,今天找茬因为春儿jiejie舅母出现,比原本预想的效果要好,镇上有不少的人看到,许家的名气也会一点点的变臭,虽然不可能撼动根基,但是绝对可以恶心许家一下。 ------题外话------ 小莲给众位女神请安(^o^)/~ ☆、第084章 一枝梅 在许家找茬就耽搁了将近一个时辰,可是该买的头绳却没有买,姐妹二人只能继续向前面走,青璃记得前面也有一家银楼,但是生意一直很冷淡,被许家打压的彻底。 “小妹,你看前边咋围了那么多人呢,难道是戏班子来了?” 堂姐说的戏班子在小凤县比较难得,除凤阳城大的茶楼有固定的戏班子,其余都是打南边过来的,那些戏班子都是野路子,南边人爱听戏,但是戏班子也多,想要多赚点银钱,就得走南闯北的吃苦,走到哪唱到哪,这是这边苦寒之地还是少有人愿意来,现在马上入冬,南边来的人都是受不得寒的,所以要是镇上来个戏班子,那都是举家出动看热闹,难怪之前在许记围观的人甚少,原来都扎堆到这了。 “堂姐,我还没看过戏班子呢,上次重阳节街上也没有,那些唱戏的是不是涂花了脸的?” “戏班子没来过村里,只是有一年邻村的地主过寿,请了凤阳城茶楼的班子,听说唱一曲就要百两的银子。” 从四面八方涌动的人越来越多,姐妹两个也跟着人流去看热闹,可是没听到咿咿呀呀的唱腔,反倒都是一些荤话,羞的不少大姑娘小媳妇红了脸。 青璃踮起脚尖,还是只能看到前面人的肩膀,于是她占着个子小的便宜,拉着堂姐专门找空隙钻。 “啧啧,仙子妖娆骨rou均,芳心共醉碧落茵,情深既肇桃源会,妙蹙西施柳叶颦。” 一个穿着长衫打扮的读书人正在对着墙上贴着的一张白色的宣纸啧啧有声,又小声的念叨一番,笑道,“好诗,好才学!连*都能描绘出如此的细致,有此佳人陪伴,真是好雅兴啊!” “王兄,这诗词香艳,字却没的说!” 另一个包着头巾的读书人却在欣赏纸上的字迹,还对着看不懂的平头百姓们讲解,“你看这字,如流水般一气呵成,都说字如其人,写这首诗的人一定是不受束缚的洒脱之人,李某受教了!” 读书人在高谈阔论诗和字体,底下的百姓们却关心别的,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大娘可没有文人墨客那种风流的心态,她一脸的痛心疾首,指着墙上挂的一件凤穿牡丹图样绣工精致的绸缎肚兜说道,“这是哪个花楼的小贱人,能如此的不要脸面,平日夜半接客也就罢了,还能挂到这里,这真真是……” “世风日下啊!” 旁边一个妇人也接上一句,还有人在讨论肚兜,“你们看,这绣工,恐怕一般的楼子里的姑娘是穿不得的吧?” “谁家的姑娘能把贴身小衣放在这,还要不要脸面和名声了?” “哎呦,兄弟们,这肚兜的缎子摸上去丝滑啊,还这么香,就是不知道穿这肚兜那个娘们是不是胸脯也那么白……” 一个街头的小混混穿过人群,直接拿起肚兜在脸上蹭蹭,还用鼻子闻闻味道,一脸的陶醉猥琐相。 “咦,这肚兜上有字!” 小混混眼睛尖,对着一旁的几个欣赏字的读书人说道,“这两个字念什么,麻烦给看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