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5页 (第2/2页)
今年四月她写到撞破小树林私会。 那也成为司徒静的最后一篇日记。 洪姑根据日记所述,调查了司徒静提到了一些宫内人士。 经过核查,日记所记载基本内容属实,但一部分主观感受也做不得真。 粗略估算,日记内容真伪七三分,最后一篇怎么就全部胡编乱造了? “如果是为假死脱身,最后一篇日记不是画蛇添足吗?” 池藏风觉得说不通,“平添出两个谋杀嫌犯被神水宫针对,你和我又不会傻傻认罪,肯定要为自己洗去污名。结果就会让假死一事暴露,司徒静岂不是得不偿失。” 完全可以什么都不写。 伪造尸体,只要搞一个不慎山间坠落,或是吃了毒草等等,也能达到毁去面容的目的。 “你需要把标准降得低些,世上聪明而考虑周全的是少数。损人不利己,临走恶心一下别人,这种事时有发生。” 无花一边说一边翻来覆去再看了几遍日记,没有发现笔迹伪造的痕迹,用词也与司徒静往日行文一致。 这篇日记九成是司徒静亲笔。 剩下的一成可能,是出自某个伪造文书的高手,且那人需对司徒静较为了解。 究竟有没有怀孕假死? 究竟又有没有另一个人伪造日记? 翌日,分头侦查。 如果司徒静在村庄巡查时认识了某个男人,山脚的几个村落找或多或少都该有目击者。目击者可能没瞧见男女相会,但有一点可能看到外男出没于田野农家。 无花大胆猜测,假如真的存在那样一个男人,他一定长相出众且温文风雅。 为什么会做此推论? 哪怕和司徒静接触不多,但也足够了解她的喜好,她就是偏爱这一款。 有或没有,是一个村子接着一个村子询问。 打听了十来天,还真就问到了些线索。 山脚某村的老猎户记得清楚,“找去年在附近出现的好看小伙子?您是问对人了,俺是看到过。俺活了快七十岁,头一回瞧见那么好看的男人。” 能被老头夸奖好看,那男人约二十六七岁左右,一幅玉面书生的打扮。 “该怎么形容呢?” 老猎户瞧着无花,伸出了一根小拇指,“大师,他就比您好看了一点点。真的,只好看了这样一点点。” 无花微笑,这老头完全不必说后面的话,就像是在故意讥讽他。 近期怎么总遇到给他补刀的人?偏偏还要耐着性子询问,”施主能具体说一说吗?” 老猎户尽量描述了一番,说是那男人笑起来,鲜有女人能抵挡。还提到那个男人身后跟着一个书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