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3页 (第1/2页)
开市第一夜,不着急买卖。 急也没用, 鬼市并没有引路标牌, 需要仔细观察每个摊位。 说来惭愧, 池藏风入江湖十二年, 她还没来过此类集市。 黄药师倒是驾轻就熟。尽管没有来过潼关鬼市, 但曾经去过长安与江南等地的鬼市。流程与布局大同小异,甚至还能隔着面具认出几个眼熟的摊主。 如此一来, 约等于有带路人,就不用摸瞎乱闯。 池藏风展开了合理推理,“药药,你戴丑面具的爱好最初是不是受到了鬼市的启发?” 黄药师关注点有点偏,他又乱按了新称呼。 亏得他化名陶遥, 遥遥与药药音近。 如果化名陶师,是不是被叫师师了?那真是与曾经的汴京青楼第一名妓同名。 池藏风立即察觉身边人的心情变化。 别问隔着面具为什么还能精准判断黄药师的面色不佳, 姑且当做她会心灵感应,一下子就知道某人自负又敏感的情绪病再次间歇性发作。 本来想说倘若黄药师不幸被拐入青楼,她也会一掷千金把人捞出来。当然,情况更有可能是不等捞人,青楼就被黄药师拆了。 但, 这调侃终究没有说出口。 是要严防自己的乌鸦嘴能力,生怕好的不灵坏的灵。而且,哪怕两人再熟稔,也要掌握玩笑的尺度。 “你啊,总爱想些有的没的,可要小心些了。” 池藏风指了指头顶,调侃到,“想太多容易脱发,人一秃顶基本与美貌无关了。我,很肤浅一个人,不好看的侍卫就不能留在身边了。” 黄药师闻言,第一反应却是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善于治疗脱发谢顶等一系列围绕着掉发的困扰,那就杜绝了被抛下的可能性。 医术好,果然有用武之地。 随即,黄药师的面色更加不善。怎么听到几句玩笑话,他就真的自我代入了?他怎么就被另一个人牵动心神,情绪轻易地起起伏伏。 这样不好。 但,不想改。 不对,话题怎么偏了? 由一张面具引发的提问,差点带歪两人来到鬼市的主要任务。 “究竟谁先瞎想的?” 黄药师很快找到偏方向的始作俑者,他不跟着池藏风胡闹,及时把方向转了回来。“你不要问些有的没的,我们先去黑老坛那里看一看。” 黑老坛,是一个摊主的绰号。 他摊位的货物都装在黑土坛子中,活跃于多地的黑市之间。因为此人专业买卖收购古药方,以而黄药师与之打过几次交道。 熟悉黑老坛的喜好,便于打探消息。 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